迈向思辨实在论
读书评论:
-
艾多斯11-12通常把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主要是上手性先于现成性,解释为实践先于理论,物的沉默状态先于触目状态,关系性存在先于实体性存在。哈曼则认为,上手状态恰恰建立在实在性的物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实践和理论一样会简化和扭曲物,而现成状态的出现说明关系不能穷尽物,物不会消解在任何关系之中。但是哈曼由此提出了一种简直称不上物的物论,包括不同层面的不同种类的物,以及关系的聚合物。实际上,一方面似乎自然或物质与文化的区分依然是有效的,哈曼谈到了更多愿意谈原子、粉尘、台球等等,其实文化内容还是关系的产物,但是一旦产生,就有了某种实质性的力量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谈各种物质性的东西,一般人也不认为它们及其物理作用能还原为社会关系,只是它们的意义是根据社会关系来定义的。物质物,社会物和文化物毕竟还是可以区分的。
-
叶梓涛12-15从Bogost反向进入
-
豆友15689800503-01江河日下,泥沙混杂,单凭此书内容哈曼仍是巧言令色的海派新康德。补。
-
灰狼03-01网红哲学家都有一种真诚且浮夸的特色 一本正经的跟你讨论严肃问题 乃至钻牛角尖 打击面很广勇者无惧 另一方面 对既往命题的解释又常常断章取义极其粗暴(他自己也承认)这也算是特色了 哈曼这人文笔不错 也是抖机灵大王 但就是败在每篇文章最后总是:“答案我还没想好 思想永远在路上 ” 我真的很想锤他
-
xxtmz_saint02-18对海德格尔工具分析的新异解读“引诱”我们进入以“物”为导向的哲学。
-
尼古拉斯·周四04-03@2021-04-03 21:48:35
-
一只于03-20虽然讲着硬核本体论,但读起来津津有味,特别是每篇前言,写满了哈曼辛苦撰文无情被拒的血泪史。
-
嗤嗤03-31可能因为是论文集的缘故,观点大多没有合理的论证和展开,往往看上去是被作者眼中的前人学说的“接受不能”所驱迫而走向一种经常显得带有调和意味的所谓思辨实在论。
-
Gouerwa03-31“思辨实在论”并非一个统一的流派,而是概括性的包含四个主要流派的运动:哈曼以物为导向的哲学、布拉西耶的取消主义虚无论、格兰特的信息-生机论和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读起来很有趣:“但很不幸,康德的解决办法是诉诸一种对物自体本质的不可知论:这差不多可以类比为带上耳塞逃离战壕的行为。”(P.186)由此也可见哈曼的哲学追求。值得细读的是其对胡塞尔(意向性对象)和海德格尔(工具存在)的创造性阅读。
-
Autodidact05-08从海德格尔的“工具存在”激进推演,进而“内向超越”海氏的真理观(真理就是去蔽),任何去蔽都不可能达至真理,因为无论理论、实践(使用)或去蔽活动本身都是对至暗“物”世界的扭曲。因此哈曼回到胡塞尔遗产中的unthought-of element,打捞起胡塞尔从布伦塔诺及其弟子理论中的伟大发现:意向性对象。至此哈曼才吸收了海氏坚固且幽隐的物世界以及胡氏融解且显现的意向对象,避免了局限于此在导致无限回退的困境。人作为物的一种不再具有优先性(Latour行动者网络),两物发生关系全然在第三物内部(因为哈曼预设存在物可以不依任何关系而存在),物的柔软内部因此被称为物的火山芯,并且关系的发生不再具有对称。
-
一只大鱼01-24对比《铃与哨》,这本更好,书的质感,尤其是可摊性比上一本可是好太多了。
-
baiya10-23在汹涌物质浪潮中重新认识“物”
-
CCC07-06借助拉图尔等人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将胡塞尔的意向性分析和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延伸为一门以物为导向的哲学。物不是被使用,它是其所是。
-
喜喜08-11因为是论文与讲座合集,所以有一些观点是重复的,但这并不影响阅读。哈曼从对海德格尔在手/上手的概念着手,又借助怀特海,拉图尔,胡塞尔的理论,来提出自己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这些物可以是锤子,是地板,是微尘,是落叶,而哈曼所做的,便是建构将一物导向另一物的炼金术。读下来觉得很灵动,哈曼的思考不是死气沉沉式的书斋式分析论证,而是饱含了诗意的宇宙之思。“光子像子弹一般打在尼采苍白的手上,有那么一瞬间被反射到遥远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每次在哲学论著里读到这样的句子,就觉得这是属于哲学那独一无二的浪漫。
-
ly的读享生活11-05一个东西成为物,或者看上去像一个物,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其所是。
-
墓岛GRAVELAND12-18思辨实在论特别是OOO的一个入门读本,以此返照海德格尔,怀特海,拉图尔与德兰达。思辨实在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形而上学,对语言学转向的转向。哈曼以(当代意义上的)诗化语言重读了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当“工具”不再意味着目的,工具—破损工具既不需要休谟的机械降人,也不需要偶因论的机械降神。时间在物的内部上手性—在手性之中展开,思辨实在论是物的实存性的再度肯定是一种钋原子,放射掉周遭的一切主体,重熔为一种以物为导向的炼金术:拉图尔的“行动”或德兰达的“虚拟”。
-
Clannad11-16刚印刷好就买了,看这本书做了两万多字笔记,接下来打算看看tool-being。其实此书干货不多,核心就是对海德格尔的用具理论的批判以及物的哲学的提出,基本每篇都有上面提到的这个核心内容,后半部分哈曼引入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的就是解决缘起于海德格尔工具分析的物与物的互相退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哈曼对海德格尔的解读是他“物导向哲学”的本体论建构,对胡塞尔理论的解读则是他的认识论建构,至于哈曼后来谈到的四重对象则在这本书里还没有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