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萨义德(原书第2版)
读书评论:
-
熊能能脚不沾地08-14没有哪个种族垄断了美、智力或力量,在胜利的集结点总有一个地方容得下所有人。
-
theObscure09-14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功能。被殖民者的处境。离散族群的良心。文本如何参与国族认同和政治统治的构建(=>一种{对位}的阅读方式)。读完觉得Said作为一个标准公共知识分子的人生确实和CSLewis那种老白男追求的“天职”很相似;但失权的后殖民状态让他选择融入主流、暗中做反。
-
Ye07-27翻译真的很普通,印刷也有错误…前前后后说了太多重复的东西
-
再見露絲瑪麗05-29其实不是很喜欢和关心萨义德讲述的议题,我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一团糟,实在无暇在意其他文化的人怎么讲述“我们”,和“我们”怎么讲述他者(其实不想把自己作为外交话语里的共同体)。笑点-“通过忽视女人,萨义德落入了刻板印象的陷阱,而在萨义德看来,东方学的核心问题正是刻板印象的陷阱。”震怒-三十年前萨义德就提出“对位阅读”,强调再现弱势者“缺席的在场”,怎么现在豆瓣小组还在讨论能不能用女性视角解读文学作品?
-
林下何须问04-24拜德雅的“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做得是确实好,大部分都买了读过一遍,相比更有名的牛津通识那样蜻蜓点水,这套书干货浓度相对更高一些,虽名为导读,但梳理简练却不简浅,对学术源流的介绍扼要,后面列出的进阶阅读书目也有助于感兴趣者进一步研究,拿来给人文学科的学生当做辅助教材或课外读物不也比现在国内一统江山又红又专又厚又臭的“马工程”厕纸强上百倍?国内过去太缺乏这种靠谱的导读了,至少在哲学领域直接读原著不仅效率低成本高,对于初学者来说甚至极易走火入魔,反而像这个导读系列不仅能快速了解理论背景和避免断章取义,一些比如这部《导读萨义德》里面还尤为难得地列出了同时代或后世不同人对《东方学》的各种批判,这种批判视角对于国内长期盛行对思想家盲目崇拜之风实在不失匡扶之效。
-
神隠し08-03@2022-07-22 21:44:27 @2022-08-03 23:41:42 @2022-07-22 21:44:27
-
真理部没有谎言12-06“没有哪个种族垄断了美、智力或力量,在胜利的结点有一个地方容得下所有人”。
-
榆杉子10-17颇清晰。萨义德=毕生
-
莫笑浮生不得闲11-10更适合作为思想传记读物,立场偏向萨义德。译者翻译严重扣分
-
Paradox11-09这本写的相当清楚。从在世性起手,梳理赛义德的文本,分三类,东方学和帝国主义文化、巴勒斯坦与晚期风。后殖民指殖民开始之后而不是殖民结束之后,因为“帝国与被支配社会之间的文化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当下。”(17)晚期文本他对“开端”的注意和回返“人文主义”,和其他理论家的“回归”可以做个比较,我觉得作者写的很好。
-
到灯塔去11-21符合了我对导读书的期待。
-
群鸷Sisyphus12-29真清晰,至于阈限到底是流亡还是漫游,是诅咒还是特权,是保持距离间性还是彻底丧失读者,待后续阅读原著。
-
Violet blue11-11萨义德本人的学说就很无聊,导读写的更烂,解释不清,来来回回涂抹一些不清晰的论述。(在世性,东方学,文化即帝国)
-
查微迩01-30出色简练的导读。①“在世性”:“文本是在世界中的”,文本是它所言说的世界的一部分。文本中的剥夺、不义、边缘化和服从种种都源于“文本的物质性”。介于“文本即建构”和“文本即再现”间的文本观,牵引出一种非文学、非正典和非传统的认属(affiliation)式解读,特别是反专业化的、业余主义的“世俗批评”。②走出专业领域、热情投入、批评一切问题的公共知识分子,必须为意见和表达的自由而奋斗,“对权力说真话”“对不义说出真相”。③在世的批评家身处何“世”呢?“全世界都是异乡”的逆行流亡之世,“流亡的丧失感生产出公共知识分子的赋权的距离;错位使批判的声音变得敏锐而超脱”。④熟悉的观点略谈:东方即西方塑造、征用和摆布的他者之镜;文化即帝国,要以“对位阅读”读解之,以逆写的姿态抵抗之;“人文主义就是批判”。
-
子琰03-03梳理得很清楚!看完《东方学》再看有恍然大悟为什么举这些例子
-
ly的读享生活02-04理解了“在世性”的概念,必须说,这个概念太迷人,太重要了。首先是文本的在世性,然后是批评家的在世性,还有东方学和知识分子理论等其他方面。在世性体现了萨义德的认同与他的文化理论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如此显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向我们展示了文化认同本身的建构性与复杂性。在具体的分析过程里,有关业余主义,流亡,“对位阅读”的阐发,文字精要而思想深邃,这册看上去枯燥的小书带来的智性上以及文学品味的享受,真是意外喜悦的收获。
-
fernweh_02-07谢谢重大出版社谢谢谢谢,除了活菩萨我说不出其他话。非常清晰的梳理了,对萨义德的在世性剖析太有意思,萨义德说不要把文学当成一个封闭的伊甸园世界,它是如此世俗而与过去当下都紧紧相连。而萨义德的批判以及对萨义德的批判之间的呼应对话就像是对萨义德知识分子观念在世性思想的现实演练,成为他自身思想的最佳注脚了。他自己的文本,就处在了这世俗的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