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
读书评论:
-
百褶玻璃01-30结合布伦塔诺范畴学说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他没有用超强概念词汇,而是将意义融入字里行间。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概念语言的警惕,一直在分离虚假,以求得一种自明,整个过程就是一种自明。
-
K10-05有幸碰到了研究布罗塔诺的老师,跟着学习了一年半。
-
Gelassenheit12-18徒弟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以至于老师被忽视了,匆匆看完,浅尝辄止
-
我实在是蠢12-05革命性的著作。但是说话方式还是有点德古那味儿,不喜欢把观点在开头的时候点出来,其它都挺好。不作内容上的评价
-
仰光05-25打开了意向问题的大门
-
不舍昼夜04-15郝亿春老师的翻译挺不错……就是英译本的大部分注释都没有译出,当然,这和郝老师的译介理念有关
-
聚聚决意10-22有些讨论对我们来说已经失去语境了
-
Waldeinsamkeit05-28每种心理行为都指涉了作为一个对象的某物,就此而言其都是关系性的。一方面呈现于意识中的东西就是被表象的(被表象=显现)另一方面“在表象中总有某物被表象”每一心理现象自身都(表象和由其奠基的判断及情感)包含着作为对象的某物;单个的内意识呈现为二阶结构“每一种心理行为都被指向它的一种意识所伴随”以声音为例“表象以声音为其内容,同时这个表象以其自身为自己的内容…声音是听这种行为的一阶对象,听的行为自身是二阶对象”作为被表象或构成听的内容的(与听的行为不同的)听之外的东西呈现在听之中。虽然二个阶段是同时性的但听的行为在本性上指向声音(没有声音无法听)而听自身又是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被伴随性地把握到的;以某种明证的肯定呈现为指涉的定言判断预设了存在,而把适用于个体性的肯定判断误用于普遍的数理逻辑混淆了存在者
-
尼曼闹波迪08-08(快乐阅读)#心理现象的分类# 在自身意向性地包含了对象,#心理关系#从而区分了三类现象:表象、判断和心理活动。布伦塔诺在#心理行为#中洞见了判断的本质,这也是现象学情感论尤其是价值理论的源泉。以及,数学性逻辑如何成为普遍的#关系理论#,这是他所试图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Shinji11-15有很强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方法论影响到了胡塞尔;很可惜没有关于“表象”概念的进一步讨论。
-
无属格从句09-11连看两本布伦塔诺足以投稿自虐行为大赏了。将布伦塔诺追认为现象学宗师会不会只是从众的误认呢?毕竟我看到的一切只是自封“明见”、论证不清的批判和断言,比较适合放到keep的格言栏。
-
objective?12-17读了一半弃了。从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史价值。
-
יוֹחָנָן02-26布伦塔诺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经典以及重要著作,在这本著作中能够看到胡塞尔现象学的萌芽,尤其是对内意识的发现。布伦塔诺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对于人类灵魂和理性的划分,这不仅造成神秘的心理主义和无限倒退的困境,因此从中能够看到“内意识”和胡塞尔“先验自我”的某种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