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逻辑学》开篇:从存在到无限性

读书评论:
  • 咩咩蚌
    10-23
    再说一次,恨不得打12分!
  • 无虞
    11-25
    一本帮助你打开《逻辑学》的书。霍尔盖特认为逻辑学做的是本体论的工作,黑格尔所分析的对象既是思想的形式也是存在的结构。黑格尔是通过将康德式批判彻底化才走向一种斯宾诺莎主义的。康德的批判使得人们只能通过揭露关于存在的思想(而不是神启、直观或经验观察),才能理解存在。但是康德的自在之物表明他仍然保留了一种未经批判的基本观念:思想是关于对象的,思想和存在在此已然经过了中介和预设。黑格尔并不打算从任何有关存在或思想的确定观念出发,而是要让思想展示它自己的规定。因此,绝对和辩证法是作为思想自我演绎的结果出现的,是黑格尔所证明的东西。存在从纯有(无规定)到各种规定性的过程是由“是”与“不”的矛盾推动的,这种矛盾是指“是”的不稳定性(无法保持自身)。这种变易是不涉时空的,而是逻辑的必然性。
  • 豆友236490392
    11-18
    除了平均每3页出现的“合乎逻辑地”让我有点烦躁外,太棒了
  • ___
    02-05
    非常清晰的《逻辑学》入门和研究。第四章提出了一种对于谢林式反驳的回应。谢林在认为纯粹存在是无规定性的,那么从这个开端推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的,乃至对它进行任何言说都是不可能的。霍尔盖特在第四章的回应大概可以被理解为:说纯粹存在不等于规定纯粹存在。
  • 寒霜血蝶
    02-04
    霍尔盖特这本书,是中文译著和专著里面质量最高、论证最清晰、解释最详实也是最贴近逻辑学原意的一本书,远远不是斯退士那种滥用自身反思的公式化著作可比的。诚挚的推荐给一切想入门黑格尔逻辑学的人们,只要耐心阅读,潜心揣摩其中的词句,你的收获甚至可能超过你以往阅读的所有书目的总和。最后感谢下辛苦翻译的刘一博士。
  • 浅中
    05-25
    “What is deficient in his ontological proof, however, is that the inseparability of thinking from being is left as a presupposition. ”——Hegel
  • 火柴人
    03-05
    希望十年后我还会说:黑格尔《逻辑学》是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道路。
  • Zora
    03-22
    说服我看黑格尔然后发现黑格尔是有性感在身上的2022-2-22。。完全拜倒在黑格尔石榴裙下了3-20我真的很想停止自我折磨,进行到十九章我真的不想看了…我真的…3-22使用了摆大烂读书法——指每一节都直接去最后看结论,我终于用今天一天三章的速度结束了这场长达一个月的惨无人道的黑格尔酷刑,我终于看完了!!我终于!看!完!了!我!做到了!!我就是神!(经)
  • Suetonius
    01-11
    1,存在对于其后的诸范畴而言,的确是超越性的;2,规定性的出现,似乎意味着认识论的介入;3,从有限无限开始,规范性出现了。有意思的是逻辑学里的确没有主体…那么所以自我意识如何发生的呢…
  • 铁电拍拍
    08-28
    一本看似为黑格尔开脱的论著(辩了一些批黑狗的经典思路),实际上是在以经辩经地重新把“内在性”的问题提上案台。非常值得再看
  • Ludwigsama
    10-12
    霍尔盖特提供了与皮平完全不同的对黑格尔的解读:后者仅仅从规范性的层面理解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对范畴的讨论(也就是说将范畴看做是思想应当遵循的某种原则,而逻辑学无非只是对这种应当的证成),这种对黑格尔的解释将其描述为了一个最为极端的关联主义者(对皮平来说,对象内在于关于这一对象的思想就意味着我们应当从后者出发,考虑后者如何在自关联中构建出对象)。相反,霍尔盖特恰恰肯定了黑格尔那里某种前批判的理智直观,它使得思想本身能够如对象(我们在这里应该忘掉对象一词构词上带给我们的一切暗示)所是的那样把握住后者。而另一方面,如其所是在黑格尔那里恰恰意味着在是的同时进入自否定与自规定的进程之中——后者完全内在于对象本身,而不能被看做是关联于其思想的一种效应。
  • 非虛構
    11-20
    #购于西西弗# 黑格尔在理念论中指出,作为直接存在的存开端,它是不确定的,本质上无规定的(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它是一个未展开的宇宙。人们从直接给予开始,逐步把事物视作分化的某物。(黑格尔这称之为发展的特殊化阶段。)最后,在反思中,事物进一步发展成为存在,存在即直接、又间接,既同一,又有差异,既普遍,又特殊,个别也在反思中被认识。但是,必须通过从未分化的普遍到分化的特殊再到个别的过程去理解个别,才能认识到个别为何物。如果我们要理解各部分,必须把这个过程理解为整体。因此,对黑格尔来说,认识过程和被认识之物(即存在)的过程,最终是一回事。现实和理性可以互换。
  • 独自退场
    07-18
    有点啰嗦和重复,但也不是结构问题,霍老师文风似乎就这样(包括《黑格尔导论》),不过,对我来说,好!PP.200-201列出的对读《逻辑学》的五个要求,让我想起了我初学文学时十分喜爱而后来不再读的《为什么读经典》,其中,卡尔维诺为何谓(文学)经典列下了十二个定义。很不幸,这说明我确实仍在哲学门外,而这时我已经快满34岁了,真让人悲伤。当然,文学,十年(甚至要多得多)过去了,我也还是没有写出什么来,全是困惑,博尔赫斯说,“我已经快要七十岁了。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都贡献给了文学,不过我能告诉你的还是只有困惑而已。”(诗艺,P2)又十年,我才能拥有哲学困惑吗?到那时,如果我还在的话,我想把自己称为“上海布朗肖”(?)
  • 羅北山
    04-14
    翻譯工作造成的創傷性失憶已經讓我完全忘記了這本書的內容。所以有必要再讀一遍⋯⋯
  • 子烈
    04-16
    少有的逻辑学学习资料,译者是精神现象学国内少有的顶级专家之一,能翻译这样的大作,是我们这样爱好者的福音,世上好书不多,这个浮躁社会的热门书刊满天飞,充满了无知的铜钱味道。如果你是一位爱好读书,一辈子不读一遍逻辑学是一种人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