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

读书评论:
  • djkjl
    01-18
    从日本各阶层(元老、军部、政党、知识分子、媒体、民众)对华认知的角度回顾了中国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对我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慨老大帝国转型之不易,当然这和我们大陆国家的地理有关,也和我们的儒家传统和国民性有关,不像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忧患意识强。 北一辉、吉野造作、犬养毅等根据中国历史来判断时事并能做出准确预测令人映像深刻,其他日本人对我国国民性、治理制度的分析值得我们批判性的参考。 不管讨厌与否,日本是邻国,人种历史相近,研究日本并有所借鉴对我们总是有益的。
  • 写亦虎仙
    11-05
    着重看了结论部分,逻辑层层递进,对华观群体分类。
  • 慢慢走
    10-09
    详略得当,后半更佳。读时须留意日方观点后的日方立场,日方立场下的日方利益(如内藤)。其中,民间宣传,士人心态转变建议结合«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六卷本共读(作者也曾参与撰写)。个人关注点:1.破除天朝话语权来自多方努力(日儒中的华夷论与疑古学,倒幕派实践与“西方文明中心观”散布,战时污名化宣传等)2.刻意夸大的中国“肮脏”“污秽”形象。3.1896年清向日派遣官费留学生。4.伊藤西渡清国“寻盟于旧友”碰壁后的对清评点,认为日方已失去干预清国最佳时机。5.庚子后新政中的日方教习与日方教材。6.“分割论”“保全论”的核心分歧在于对欧美列强是采取协调主义还是单边主义,两者共识在于“中国亡国论”“侵略客体论”。7.日方阀阅对清人“共和论”扩大的恐惧(比照法大革命)。
  • 祝駒
    09-16
    史料丰富,论述精当,虽然有一些部分略有重复稍显混杂外,但问题不大,实在是一本当做了解日本对华观、对华战略史的著作。
  • 默扉
    11-01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明确的道理,但是,这并不能用来作为“改造落后国家”的口号而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更不是以推动文明进程、建立国际秩序为掩体的诡辩。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日本对华观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正视曾经的自视过大、故步自封所带来的落后,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 兰陵
    12-21
    史料厚实,论述扎实。
  • 朱颐钊
    09-07
    囊括了三百多件日文史料,作为研究清末民初日本官民对华态度(尤其是重大决策的不同声音)的中文资料汇编还是非常有用的。不过分析论证就比较尔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