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国家

读书评论:
  • joe
    09-21
    宏观史总是不容易啊!
  • 赛雅颂
    09-24
    迈克尔·曼的理论+研究中国史学者们的成果。这个“新”可能是相对的,要么材料新,要么理论新,但至少对于历史学来说似乎没什么感觉。
  • 飞雨落花中
    05-25
    详略不当;“Michael Mann is my God”;方法论上学到最多。
  • 以逆为名
    07-23
    这是一部颇有野心的作品,可以视作《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的扩充版。赵鼎新教授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利用迈克尔·曼的四种社会权力理论(经济、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来分析中国历史。他认为,从东周至秦汉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密集的吞并战争孕育出了以法家为代表的功利性的哲学思想与复杂的官僚体系。随后,更为包容也更注重政治性意识形态构建的儒学思想又加入其中,最终使古代中国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儒法国家”。社会学家经常以社会结构为阐释对象,希望能将历史社会的进程放置于理论之内——尽管他们也能够意识到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但至少在理论上颇具建设意义。作者在附录中也提到“结构或机制仅仅只塑造而非决定着现实”。历史的复杂性与信息的稀缺性限制了社科理论在归纳与预言之中的准确度,有时候社会学家也仅比说书人高明一点儿罢了。
  • Deetz
    12-11
    感受就像高中的时候读《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 钢铁加鲁鲁
    12-10
    两周读完 可以说是很好的一本书了
  • lehshs
    10-24
    中庸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 归洋
    11-07
    整本书基本上是拿理论套材料,比《东周战争》在内容上充实了不少,但也更加暴露了赵对于其他学科了解的不足。比如他说宋代理学的本体论有两条:理一分殊和格物致知(P379)。
  • 明朝霖
    10-31
    “外国”“社会学者”“借题发挥”书写“中华帝国古代史”的范本。阅读本书时,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式的、披着古代欧洲外衣的、令人觉得陌生的“古代中国”。再者,充盈着概念、术语的文字加上英语式的表达,不禁让人惊叹——原来先秦秦汉的历史竟可以这样书写,真真是文字流畅、快意恩仇,好似蝙蝠侠手握圆月弯刀大战谜语人。
  • 金剛怒目
    10-07
    做这样的研究,还是让人佩服的。最有用的,是英文参考文献……
  • 高山流水
    10-05
    汉晋之后,运笔匆匆。唐宋之变、明清更迭,要是能条分缕析如前面就可观了。驳加州学派,结构思路。最后几页,饱含深情。学者的分工和精力所限,考据史学对该书的批评可以理解但没有办法,为过去的史学与为当下的史学,阐释视角千千万。
  • 浮一大白
    09-19
    框架可以,史实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
  • 穿风衣的猫
    12-01
    二刷之后,减一颗星。对于历史大事的局限条件和入局棋感,赵老师远胜当代诸多史学家。
  • 曼仔
    11-27
    较为失望的阅读过程,读完以后对老赵的迷妹心情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又一个昔日学术偶像暗淡了下来。史料有诸多谬误这点就不多提了,可以看历史专业的友邻们的具体点评,最重要的是读完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新的东西,无论是新的知识、新的视角还是新的理论建构方向……感觉目标读者其实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语母语者。而且说是历史社会学,本质上还是用社会学的工具强行烹饪历史学的食材。还是那句话,人还是应该知道自己的长短版,老赵写历史和他写社运的水平比起来未免差太远了…
  • 邏輯子
    11-15
    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忍不住想,作者到底是悲观还是乐观呢?学者著书立说是否都有经世致用的抱负呢
  • u758212
    11-20
    很好很好的作品。本人经济学背景,这是我读到过最好的用社会科学理论理解中国历史的作品。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传统哲学中最后只有儒学和帝制达成了合作。经过法家改造的儒学变得更强调等级和权力,但还为emperor之外的社会精英留下了一些活动的空间,对emperor有一些最起码的“制约”。过去十年,从儒表法里走向法表法里,以后怎么办,只有天知道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