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读书评论:
-
陳念嗔02-16再次验证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真理。
-
中世与近世之间09-06典型的西方汉学著作,注释超过了正文,第一章可以做细致史料分析与辨证的西方学者,现在也不多见了,当然主观臆测之处不少。五十年代的书,现在阅读依旧不乏新鲜感。可惜至今国内还是没有安禄山研究的著作(传记除外)。
-
停云03-02差不多60多年前的作品了,背景做的也比较简单。
-
马上到站09-07作为60多年前的作品,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
-
一八07-22三星半。作者对陈寅恪推崇备至的样子。想看迟迟没写的第二卷;这本只能算是背景交代而已,但又体会不到“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的氛围,靠剩下的三年么。。注释相比正文有更多干货。顺说这个版本感觉像AI翻译的。。。
-
殉难圣印10-04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63年后的2018年。第一章不太符合中文的阅读习惯。后面几章倒很顺畅。总体上各章依次考证和讲述了安禄山的出身、天宝开元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背景,非常清晰的介绍了安史之乱的背景。实际上本书里讲政治斗争部分,很有万历十五年之感。安史之乱对唐朝和中华文明的影响都是巨大,由此中华文明从开放式帝国走向了封闭式帝国。BBC几年前在radio 4广播里讲各国历史的关键点,中国史就讲的安史之乱。反观大多数国人能接触到的安史之乱的资料,怕是停留在中学课本上那些语焉不详的秽史了吧?
-
簽書樞密院事07-11所有脱离文本形成时代,随意就给本书(包括其他书)以低评价的,都是在“耍流氓”。(认真脸)
-
游伟05-22看了下豆友短评,可能是不太喜欢学术著作,有些评分很低,实际这本书简直可以说是学术规范的典范,也能启发我们学术研究如何提问如何起疑如何去切入解答。比如安禄山被张守珪送到御前定罪一节,之前看的那本就直接采用了并且绘声绘色十分生动,在这本书的脚注里就很认真地辨析了其不可能,以及司马光这么写可能的原因,这就是典型的学术,非常精彩。
-
叫我妖而不孽11-29各位评价本书的请不要忘了标题里的背景两字。如果要了解安史之乱的全貌,找本书本身就不妥当。至于说他臆测的,我想这是由于史学观的不同吧。蒲立本对史料不是毕恭毕敬的,他会怀疑其编写时的主观因素,比如本书对有些史料里记叙者对李林甫的敌意的重视并对其史料价值的真实性表达了保留意见。蒲立本后来转向了汉语音韵学,你可以看到罗新等多人的书里用来构拟中古音的依据就是他的著作——对了,以此而言,罗新的史学观倒是和蒲立本很接近,强调想象的重要性。读完本书我合理推测:如果蒲立本没有学术转向,必将成为唐史甚至于内亚研究的大师。要是钟焓来评的话,则一定会对其对汉语文献的精熟和大力征引,以及对陈寅恪先生的观点的推崇而赞不绝口的吧?本书倒是很浓缩地介绍了唐代政治财经的几个关键地方,比如贵族文人和科举文人,比如府兵败落。
-
惟文字间04-11六十年前之作,精审远远超过今日许多研究。
-
songtong201003-26先说结论,对其人全无了解,览过全篇,觉得他更多的功力体现在语文学和人类学,而非历史学。看到译后记,他还真转做中国语言学了……其实作为汉学家,很多问题并非是理论文本之争,而是对于文献的诠释。作者在涉及到中亚民族,非汉语史料时,显得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但在解释最基本的历史事件时,每每有浮于表面,挖不下去的观感。译者说他过于简化天宝政局,也不理解安禄山,还是中肯的。题材选择确实好,做法也不错,但毕竟是数十年前的作品,实在没有给我什么必要的帮助和启发,所以对我来说,也只能打三星了
-
桌游手生01-23引言和附录一有点史料学的意味,可以结合《中国与域外》第三辑上通鉴考异那篇,那篇有点像《唐代官修史籍考》,是否二人早年曾一起有过讨论?第二章更适合和附录的《内蒙古的粟特聚落》一起看,这是在安禄山研究中海外学者能提供给华语学界较有助益的部分,即语言学(包括阿尔泰学),援引恒宁帮助厘定“禄山”为粟特语现在已经是不刊之论。关于早期事迹其实还有讨论的空间。三四五章从经济政治军事角度介绍背景对中国读者来说新意不多,推崇陈寅恪,但淡化地域而强调阶层(贵族与士人),这可能也是低分点吧,毕竟七十年前的论著。第六章谈河北形式有点幽州学或营州学的意味,是值得继续思考的,作者认为是河北选择了安禄山,但反对了谷霁光认为河北一直反唐。第七章谈李林甫,之前看过译者的《李林甫研究》,译者自己在译后序里也有商榷。
-
韧勉10-06终于读到本书了却心碍,作者视角不错,试图论证社会性变革前的社会性集体出现了问题,但是问题具体在哪儿需要仔细核准,但是全书没有结论,看完七章特别像背景资料汇编,分析较少,略为遗憾。
-
生见爱瑠10-11中规中矩 “文学与吏治之争”受汪的影响 河北利用了安禄山 是接受了谷的观点 但是 证据不足
-
北窓09-22想不到他竟那么推崇陈寅恪。
-
阿德04-21真是一本令人失望的作品。本想看到安禄山叛乱的宏观原因背景,为什么一次军阀叛乱能持续8年?为什么终唐一代都不能解决河北问题?为什么安禄山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可以席卷半个中国?本书给到的解答都非直接且模糊。只是泛泛谈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而这些情况与安史之乱的发生也看不出直接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