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大家读大家)

读书评论:
  • 小楼。
    06-28
    随处可见中年男作家的惺惺作态与沾沾自喜。
  • 春花
    04-12
    作者怎么想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不关心作者,我只是阅读文本。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的作品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毕飞宇让我领略了阅读文学中的乐趣所在。很多观点也是发人深省,如在布莱克沃兹沃斯中对历史虚荣的见解,在故乡中对鲁迅的评价等等。有时间会看看推拿
  • 安提戈涅
    04-25
    讲《红楼梦》和海明威《杀手》的地方最好,注意到《红楼梦》里的反逻辑与《水浒》里逻辑的对冲,飞白的作用。《红楼梦》文本细读的地方花苦功夫,其实解读出来并不难;《杀手》一篇里的观察很细致,但是相应的解读弱了一些,总体没有非常灵动凌冽的地方,比较偏向于经验主义,所以还是这句话,文本细读的能力是下苦功夫能够得来的,耐心敬意远比所谓天赋重要,这点也是毕飞宇反复谈到的。另外还是觉得他的解读囿于具体层面的东西太多,人物性格、结构、情节的勾连等等,能够从这些具体的问题抽绎出一种关于小说存在独特美学的地方不多——虽然他也一直在谈美学这个词。PS:喜欢他谈大理石是透明的那个细节。
  • 东林君
    05-19
    这才应该是学院派、技术流,对准确性的强调非常类似电影编剧。「写到关键的地方,作家的手不能抖。手抖了,小说就会摇晃,小说就会失去它的稳固和力量。」解释社会环境时略弱。
  • 韧勉
    03-31
    评论的倒都是中外古现文学的经典作品,不过毕飞宇作为小说家,其笔法过于繁冗,也多幻想,评述较为中正,未见新知。
  • 木卫二
    09-11
    原小说越精彩老练,分析评论自然就越好看。所以,拜读经典是人生一大课题,四十岁了也不迟啊。故而,全书谈得比较结巴的那篇,就是毕老师自己那部分了——你只能把他理解成“抛砖头”的意思了。
  • 小野山
    03-10
    離三島的《文章讀本》還差50個張大春的《小說稗類》,但畢飛宇老師的小說課才38一本,還是比鯨書780要好看多了。
  • 岩井俊七
    03-08
    3.5 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的讲座合集,可能考虑年轻受众,口语化到网络用语都有,非常轻松好读,涉及的作家作品都是耳熟能详但分析却绝不教条、不陷窠臼,有许多诸如反逻辑的《红楼梦》、基础体温最低的张爱玲、活化石汪曾祺、爱读《时间简史》的原因等等鲜明而自知不见得被认可的观点;原来毕飞宇对奈保尔喜爱之极,对《米格尔街》的评述甚至包括引用的句子都说到我心坎里;还称毕加索是他的西班牙本家哈哈哈哈
  • 成知默
    04-11
    2017年已读035:毕飞宇作为作家的文本尤其是文本的实践分析,即通过作者的写作自觉、逻辑与技巧,解读作者如何通过苦心孤诣的经营将其提升到“佳构”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大概有些“以意逆志”的意味,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但并不强作解人,而是字字句句皆可自圆其说,切中肯綮。但毕飞宇毕竟没有停留于“逆志”层面,正如他所说:“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不仅好的作者、作品可以激发想象,好的读者也可以。
  • 赫恩曼尼
    03-12
    看一个小说家读小说,就像走到戏台的幕布后面,看唱戏的角化妆,满足了一颗八卦心。看毕飞宇读《促织》,才发觉中学的语文课似乎浪费了这么个好材料,都局限在字字句句的翻译上了。可惜可惜。
  • 坦克手贝吉塔
    04-05
    片儿汤话太多,更适合公众号上看。促织,小说逻辑,杀手这几篇讲得挺好。
  • 半岛璞
    03-30
    除了毕老自己讲自己写的《玉秀》那段比较无聊
  • 文东子
    08-26
    书很好,就不多评论了。但看完后陷入深深的焦虑中,很久没认真读过小说了,也许自己就从来没读到算得上“读懂”过、想起大学时不屑读小说,觉得不够“深刻”,后来才意识到那是因为太缺乏生活阅历,“道理”怎么可能比“故事”更丰富真切。
  • 曼仔
    11-22
    毕飞宇有他的见识在,但太多问题也显而易见。第一,语言太水,太口语化,非常像公号文,每篇文章精简到一半的乃至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不影响内容的传达。第二,随笔才是一个作家的谈吐,毕飞宇小说明明蛮好看的,但文章行文真轻薄,大约是想讨好年轻人拉近距离,但弄巧成拙。第三,虽然有他的见识在,但整体而言还是没有太多启发和洞见,比较野路子,不严谨,功夫不到,悟性相应也就草草。对我来说是没有一点儿新东西可言。
  • 邓安庆
    03-12
    好看在文本细读,有小说家的切身经验来剖析和鉴赏。但我又觉得不满足,不知道是不是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的缘故,多在“术”的层面,谈得有些浅和散。相比之下,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更系统和深入。
  • 北溟鱼
    04-02
    太诚实了吧 说是讲稿就真是颠三倒四车轱辘话都不带删改一下的?
  • mumudancing
    03-24
    庖丁解牛,读得好爽!毕飞宇讲《促织》的儿子、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那段太精彩了。借经典小说讲小说创作,一语点醒梦中人。
  • 水湄物语
    05-17
    仅聊斋一篇就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