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概念的剩余

读书评论:
  • 忒拜城下的工人
    11-19
    忘记标了!zy可爱!牛逼!
  • 李也
    11-22
    在明天office hour前正好读完,原本想留一星慢慢琢磨,纠结半天还是要打个五星!“太多的章节用铅笔画着着重线”,而我现在正要“表示良好的趣味和读者的精神”:“…价值与真正的社会生活之间的不相容…没有价值的爱不屑于获得历史的承认…‘这是隐藏在历史中的无数难以察觉的废墟之一’。”
  • Tlacatecolotl
    12-12
    “今天的保守主义经常表现出前一章所说的道德受虐狂的倾向:对它们来说,不断描绘自己如何被更加强大的力量所压倒是一件极其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可以骗取毫无用处的同情,而且可以让它们更加相信自己可怜的正当性。”
  • 網絡啵啵邏各斯
    12-29
    2022的年度最佳阅读
  • 蓝阕
    07-22
    有启发,但是感觉没太展开。而且有的例子就放在那了,没有阐释。
  • 05-20
    一般化的理念与剩余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爱以何种方式出现
  • GrootJiang
    03-16
    作者的观察是犀利的,其中有很多判断又充满着锐意,虽然未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很多地方充满着生命力和活力,彰显着作者的敏锐和对诸多重要文本的熟稔。“剩余”的概念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作者在此书中似将这个概念扩大为了“他者”,意在表示那种被“主流”或“主体”所有意无意忽视的另一个存在物,这个定义在我看来似乎还是不够准确,而且对这一概念的把握似乎停留在了个别哲学家的文本上、而并没有置身于历史的判断中。作者试图用一些更易理解的事例、尤其是中国的案例,让此书的表达更加轻快,但似乎这样在并没有太降低阅读和理解的难度的情况下,让一些概念的表达和辨析变得更模糊了。
  • Dussardier
    08-05
    求求了,别学齐泽克了,学学柄谷行人吧
  • 叶隐锅岛拉面
    04-02
    算是读过的中国学人哲学专著中最为独特的一本,无论是作者非搬运工的创见(能看到很多西马思想家的影子)还是行文风格。一些引用不太那么“学术准确”但又是“恰到好处”。前面部分的概念推进大致阅过,最后一章写得很好。
  • 悦阳
    08-31
    笔记和内容需要随后再来一遍
  • 咩咩蚌
    07-02
    每次饭局营业到被掏空,回来就看看这书,满满血。
  • 鹏鹏
    04-17
    作为一名业余的读者,感受的了机关枪式的密集扫射——俗称“躺枪”——诸多的意识形态理由彰显了思想的无能为力。感受到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虚弱无力性与资本主义方式的无所不在性,两个绝不会依然是客观的事实而非搪塞的理由,共产主义式的价值应该会呈现出什么内容依然是令人期待的。这估计是作为主观性读者从中得到的“剩余”,虽然依然不晓得“剩余”意味着什么?
  • 慕光
    04-09
    非常卓越的作品,提出了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以此驾驭了多个文本。吸纳了当代激进左翼的理论,但不是应用、照搬或复述,而是消化之后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兼顾了对哲学史上经典作家的阐发,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方向推进了马克思的事业
  • 寒枝雀静
    02-05
    D+/ 近乎闲谈(?)的学术写作,仿佛在一边推进论证主线一边不断发超长弹幕(不知是否与手写论文的方式有关)。开篇构建问题框架时还算清晰,格雷马斯方阵作在划分现实的解决思路时也颇为高效。但到具体哲学文本中时“剩余”的逻辑便总是被冲淡甚至吞没,以至于核心概念的独特效力十分模糊(斯宾诺莎这一章尤其)。进入《资本论》的部分之后似乎变得得心应手许多,也让全书脉络在马克思这里被重新整合。虽然整体还是不免有蜻蜓点水之嫌,但能时常对作者的吐槽(有些很精准锐利有些则过度含蓄)心领神会不失为一种阅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