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整饰
读书评论:
-
Luftmeer06-20情感劳动作为一种分析劳动的视角被提出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的蓬勃兴起紧密相关,作为整全人性之构成部分的个体自发性情感遭遇市场后被商品化之后被定价被转售,劳动的进一步分化一方面把少数特殊群体(或者说她们的身体)参与到社会分工之中,很难讲这是一种个人权利的发展还是身体的进一步被市场规训。可以结合作者另一本书《如何捍卫我们的私人生活》去看情感、身体的商业化议题。自我勉励:劳动社会学领域太丰富了,还要继续看文献!
-
Hier Tanze06-05Hochschild的“情感劳动”概念促成了情感社会学的兴起。她围绕这一概念细致地考察了资本主义交换社会下情感运作与阶级、性别的关系,并将情感劳动与自我异化的概念联系起来。她指出,情感构成了我们对物对人的前理解,定向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是看待事物的隐蔽逻辑,这一点和海德格尔对“此在在‘现身情态’中显现自身”非常接近。情感并非仅仅是主观感受,社会提供了一系列情感制度、感受规则,我们同时不断进行情感的礼物交换。情感提示了我们的自我痕迹,而现代情感劳动带来了自我健全感的危机,并促生了现代人对本真性的追求。Hochschild在某些地方隐隐表露出对情感的乌托邦构想,她通过弗洛伊德阐释的焦虑的信号功能,指出情感本身是个体主动地对社会进行反应的途径,然而,这种信号功能在交换社会的情感整饰中被不断压制。
-
魚龍舞10-28原著选读课的读物。通读了一遍,情感社会学这个领域蛮有意思的,作者论述得也十分详实,有时间再来回顾
-
隐生06-15上学期传播研究方法课,老师提了一嘴“情感劳动”,于是回去翻了些论文,最后期末让选个App写研究题目和方案,我写了《作为假象的自由:主播的情感劳动》,结合平台资本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异化视角,分还挺高。迟来拜读这本情感社会学的开山之作,涉及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不断滑动的情感工作、感受规则和社会交换。第一感觉是有点失望的,可能期望值太高,但一些材料还是很有趣的。书里一个启发的点:商业加速的需求与情感整饬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可与罗萨的《加速》《新异化的诞生》对照阅读。
-
raiNysoul04-24情感劳动的开创性研究,在二十周年后记提及可以关注市场化了的家庭领域。第八章很有意思,女性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驱使利用情感获取其他社会资源;而职业女性不可避免在工作中付出更多情感劳动;打破情感信条(地位高则感受被重视)的路径是切断社会地位和性别之间的联系。硬核的文献综述放在了附录。
-
隐川07-09出于从业经历中长久的不适和困惑,我给这本书满分。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田野调查,从达美航空空乘人员、手帐员、女性和男性服务人员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再现修饰后的情感如何被利用,去描述感受规则的确定和疏离,去证明情感劳动的价值和艰辛。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人的被异化。书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四十多年后,作者面对如今的消费型社会,作者可能会更加地失望了,这样的情感劳动更多了。想起那家叫做熊猫不走的蛋糕公司:订购生日蛋糕,配送员会穿着熊猫服装和头套去客户家里跳舞。这些员工的工作承担了和亲子活动时小丑同样的角色,个体的尊严和买单者的欢乐被资本精确计算,人的正常情感退居其后,感受被强制隔离。“资本主义发现了情感整饰的用途,并且使之高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
一把檐06-24“情感劳动对人的异化”,我也愈发悲观而功利地认为,人们的情感与性情表达在走向更加实用化的方向。不仅是特殊行业或是公众人物,其实普通人也在飞快地适应这种趋势。总对于很多明星所谓的“真性情”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我们普通人发张自拍都能感知出哪种呈现可以获得最多的称赞,那些明星们对于哪种性情最能为自己带来区隔与差异不会不清楚。无论是文艺男歌手表现出的“穷 拧巴 不合作”还是少女偶像的“憨傻与低能”,与其说是流露,不如当做是一种展现,被看见的性情与人格虽不是无本之木,却也一定是经历过严格筛选与“整饰”的产物。“真性情”在情感商业化的浪潮中,成为“真经过选择后表达的性情”,这挺悲观的,但是否选择相信,我想选择权终究还是在个体的手中吧。
-
桃桃煎饼05-13为情感正名。现代人尝到了情感劳动的甜头,付出的代价是隐蔽的内在的剥夺。情感无产阶级面前,自然感受力成为社会分化下的奢侈,野蛮人真的好高贵。女性视角下的启发,如何重塑感受规则去争取情感权力。
-
鄙德11-12说起来,我翻了下当年AJS,SF上面对这本书的书评,大意都是有新意但论证不足,不知道算不算一种mansplaining,哈哈哈。但谁能想到光是情感劳动这一概念就启发了多少论文。从奥威尔,米尔斯到戈夫曼,霍克希尔德的阅读脉络,太吻合我自己。她的写作风格,不那么学院,对照英文阅读,文风简洁通畅。(说回来,译本前三章成伯清老师翻译尚可,后面翻译确实有点糟糕,不少不影响大体的错译。另外第五章中把bowing from the heart,这一情感回报的过程翻译成“由衷的致敬”是奇怪的,bowing鞠躬是个比喻性概念,这里是说bowing是劳心的,跟由衷与否无关。)
-
RalphDrankTea06-02本身也不算特别难读的书 怪罪翻译就像阅读西方著作的“政治正确” 一样(摊手
-
栗子一小只05-30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劳动”的概念,也是情感社会学的代表作,综合了弗洛伊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戈夫曼、米尔斯的学说。不过更感兴趣的是情感的工具化和制度化如果内化为所谓的“教养”(或是“情商”)又该如何看待?情感劳动是对人的异化,那么理想状态又是什么?情感的“本真性”存在吗?
-
tcc07-08「論如何把一句話擴寫成一本書」
-
Nelly.L04-25读“性别、地位和情感”那一章的时候愤怒得浑身发抖。即使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性别分工依然在规训着女性劳动者的言行,左右着他人对她们的期待。因为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女性的情感不被重视,她们亦缺乏权威。女性会以两种策略获得补偿,一是扮演“母亲”来获得尊重;而是扮演“性感伴侣”来达到目的—两者都是家庭内女性性别分工在社会中的延伸。情感劳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提出这一概念的霍克希尔德不愧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
-
雪·法妮奥12-24这书不容易啊,赶上中美打架被扣押了小半年的cip,审稿编辑我的年终考核硬生生少了一块……书绝对好看!范例都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