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读书评论:
-
Karl12-27司空见惯背后的深厚的理论
-
R.Peng12-31很有意思的论文集,看来研究中国政治还得补补宪法学。摘录:共同纲领自我授权是为“自我否定”(留待人大,pp. 30-31),三大文件构成1949-54的不成文宪法(p. 35);五四宪法二元政体结构(人大+国务院常规政体-官僚制&国家主席/最高国务会议超常规政体-克里斯玛,p. 68);八二宪法写入保护名胜古迹,终结文革破坏文物+安抚宗教界(p. 78);爱国统一战线(pp. 87-88);领导和代表原则(pp. 91-101);“中国各族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区别(pp. 117, 171-172);党和人民的政治关系、党法关系(pp. 120-121);八二宪法的七/六种分权(p. 150, 154);民族国家与共和国(pp. 160-161);宪法中的中国与世界(pp. 198-208)
-
多了多了12-21一面是以革命话语为核心的旧的政法传统,在宪法序言和总纲中默不作声;一面是以人权与法治话语为核心的新的政法传统,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中热闹非凡。两者并存于整部宪法之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冲突、抵牾在所难免,但又共同掌控着新老交替的政法时局,可谓一景。
-
饿霸地煮01-24对我国宪法体系有所认识。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分权的问题,五四宪法在改造完成的基础上,确立了人大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但也带来二元政体的问题,教员这样的卡里斯玛权威在位没问题,去位则必然造成宪政冲突。所以八二宪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革命叙事回归建设,这里面政协成为一道隔离墙,维护了统一战线也保证多D政治的不可行。另外人泉与法治也被引入宪法论述,最终形成“D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的三位一体,这里面涉及大量表述上的规范,例如为何是领导不是代表,皆有深奥的学问。第五章回顾了西方三权分立的历史,指出现代政治可能需要第四第五权,具体到监察w员会的设立,都说明宪法是一个不断流变,不断应对错综复杂局面,不断进行优化重组的过渡性的工具。
-
九块九披萨01-31“辩证统一”而非“有机统一”
-
故事大王王老师02-27部分问题的重新认识。
-
率土流觞02-15挺好的一本书,除了第一章我觉得没有必要之外,其余的对我的启发挺大的
-
哲别04-06(1) 3.5 星。(2) 螺丝壳里做道场,作者能写出这些并出版,可以想到要绕过多少沟沟坎坎。(3) 统一战线和政协的“隔离”作用,以及党与人民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法权关系,读来颇受启发。(4) 208页以后的内容不妨删掉。
-
lalala三只小猪07-06很久都没看和法律相关的书了,这本书算是意外惊喜,最后一篇的<宪法何以中国>启发很大,给了理解建国后历史的新思路,78年后“革命”就成了把不祥的利剑,可除害,也会伤己,新的领导层雪藏了这把利剑,对马主义明面上不动,但却也束之高楼,敬而远之,邓与毛的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弃了充满对抗性的世界观,抛却了理想,回归现实,这样是好还是坏呢?谁知道,看未来了。
-
辛川09-23你们评分那么高,良心不会痛吗?
-
丛林小茂茂07-021.我党一直在做的,就是将某种政治关系进行法律化的表达。2.有关最高国务会议的研究,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3.也许当下的小组政治,可能像最高国务会议一样,未来将导致“宪法危机”。
-
秦福貴05-31不在此多言,但本身这不仅是填补了一个本不该空缺的学术巨大空白,且仅就内容而言,对于法学、政治学、党史研究等等学科而言都有其价值,亦或者本身只是对政治八卦有些许兴趣,这本书都能有所收获。
-
Antonio Ko06-11多的也不说了,简短一点:我爱翟师!
-
法妹儿05-11宪法何以中国?历史使然。监察权与宪法之间的关系,三年多来已经鲜有讨论,根源可能还是在党法关系,而后者的核心又在党内法规的问题,在论争中体现出来的则是检察权与监察权的衔接问题。技术层面与理念制度永远阴阳相生。共和宪法的世界主义面向源自共产主义理念,背后是黑格尔—马克思的构想,与康德世界主义方案有相当距离。
-
文森05-122021年5月。早年读方流芳、王人博先生的词义考和关键词研究,种草了历史法学的况味,后阅《1840年以来的中国》诸篇,心中乃发芽渐茂。此书虽取时较短(1949以来),然而方法和主义上愈感清晰。如作者所说,公法的法理学要么容易被意识形态所捕获,要么容易被政治理论所裹挟。在有限航域中,欲将研究有效推进,须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开放,具一定政治理论基础,在理论而下的规范文本层面,寻求沿革的厘清与历史的观照。如此回瞰,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历史传统得以凸显,如同一个象征,吁求着方法论的革新和转向,或增加历史法学这一航向。及此,经过“法的中国性”“中国的近代性”的奠基,“从何时到某点”的法的历史叙事已得相当实践,日渐成熟,“宪法的中国学”应运已得雏形。此书基于文本和历史,可读门槛低,有“科普向”跨圈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