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与希望
读书评论:
-
言文04-30本书是在师兄推荐下看的第一本布洛赫研究书籍,对我来说甚是震撼。在考研复试准备中只看完前半部分,尽管如此,这前半部分依旧让我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得以有了较为综合性的把握,印象中好像对我考研复试也相当有帮助。复试后断断续续读完了本书的后半部分,只是这部分让我感觉有不少对前半部分的重复,而且其中越发深刻的宗教和神秘主义思想也让我比较困惑,希望将来能针对性提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尽管如此,本书还是让我得以窥见此前未曾设想的道路,让我在人格上改变了很多。
-
lessphobia12-05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梳理和比较研究。张双利老师着重对比了布洛赫与马克思、韦伯的拜物教批判:马克思重点批判国家理性,关注市民社会中分离的个体是如何被外在的力量掌控,沦为货币拜物教徒;布洛赫在此基础上,引入韦伯对科学技术普遍异化的批判,论证了人为何陷入虚假的宗教崇拜,将现存的货币和国家强权认同为上帝。布洛赫通过宗教话语—弥赛亚救赎思想试图呼吁一种新的、真正的基督教—犹太教,目的是作为潜势引导人们思想,“在远处发挥作用”。总之,布洛赫坚持了乌托邦的绝对高度,同时强调了乌托邦精神的中介化、实在化。张双利老师的解释通俗易懂,但是重复过多,算是很好的科普类读物,接下来要去速通原著了!
-
欢乐欲与少年期08-05坚守以希望为原则的人本主义道路,使我们不再向虚假的外部世界屈服、不再寻求任何外在的依靠,使我们不至于被彻底的毁灭。
-
leansing09-24披着“马克思主义”外皮的托尔斯泰主义民粹社团学说。
-
Toysm01-31双利老师的论证套路:先写一句主题句,接着引用一大段文字,然后再对这段文字进行归纳解读。
-
象倌01-14计划年关阅读布洛赫,从张双利这本二手文献开始,铺一层底色。由于对布洛赫并不了解,无法仔细判断张对布洛赫的解读是否准确。在论文非常柴的一些观点与描述下,布洛赫身上的马克思主义特征似乎仅仅反映在他对十月革命的支持上,而这种感情上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却是来源于他对俄罗斯的现代主义迷恋——神离弃的思想。这种无神的压抑如何就被转化为了对革命的迷恋(将乌托邦等同于革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并且成为一种人本主义希望的化身。我的这点困惑并没有从论文中得到解答。也许只是作为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一书的疏解是好的,无论观点是否可靠。
-
徒然10-06双利作为学者是榜样;作为老师,是不可超越般的对象。
-
MOSS·YANG10-04早期布洛赫研究,关于中后期的研究在金寿铁那边。
-
The Reason03-18确实逻辑清晰,但作者可否不再为了逻辑严密而不停重复相同的内容(甚至原词、原句)呀,感觉本书至少可以删减三分之一。
-
もしもし鸭先知10-20很有双利老师课堂的风格,论述的清晰明了、一丝不苟、干脆利落,但或许是早年间的博士论文,还稍显不足,有着意犹未尽之感,总觉得还有更多需要被讲述、被穿透。
-
momo11-05在文献研究上严重不足,主要是文本解读,而且范围局限,直接参引也偏少。优点是思路比较清晰。
-
Erio02-10目前战线最长的作品,与上一本书共同构成了我的上路七周年。即关于弥赛亚和当下的超越性之视阈,两部作品都是关于时间,历史,死亡和我们的黑暗,以及蕴含在每一时刻中的乌托邦作品,尽管本书实际上只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加上《为什么要重提灵魂转世》的略作发挥,结尾的附录实际上也是博士论文中在本书正文部分未应用的材料,但是翻译了洛威访谈内容的全文,加上内容本身的重新整理,这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