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耻,还是伤之痛

读书评论:
  • Janie
    05-26
    花了大概兩周的時間讀完。前兩個女孩闡述的章節差點看哭。開始閱讀時剛好在一個群裡跟群友交流說到十五年前的調查對男生群體缺失的遺憾。另外因為是在圖書館借的紙質書,書裡不少地方有先前的讀者用鉛筆圈出的標記及在空白處寫下的所思所想,而這些調查和研究者之間的互動,文本及讀者之間的互動,以及不同讀者間對此的思考碰撞,居然成了我閱讀這麼壓抑的社會研究的意外之喜,也是非一般的閱讀體驗了。
  • Water Notes
    05-12
    熊阿姨那篇稿子里面那个专家的工作(博士论文),调查了一个村里受同一位老师性侵的六个女孩(也是班里所有女孩)家庭的后创伤经验。方法很扎实。分析到了家庭内外关系变化的方方面面,父女、夫妻、姐妹、社群。这样详尽的调查是一种见证。看到了向下的世界,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事件的复杂性。
  • 米酒甜汤
    05-10
    如果非要说出些什么,希望它所描述的问题超越伤痛所带来的伤害
  • zhdd
    05-10
    从本科学校借来了这本书,大约翻了一下,文章结构太好了,我激动不已,就很有冲动想要买这本书。今天恰好听了师兄师姐的论文预答辩,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资料,参考人家是如何写的,这本书绝对是优秀的论文。
  • Saki
    10-03
    读着心酸。|内容之外,在想没有其他的写法或组织材料方式?
  • 猫da
    10-22
    对于论文或是社会研究,是很好的参考。
  • 小波福娃
    05-09
    看过论文。老书了,仍有异常难得之处。
  • biabom嘣
    12-19
    绝对不应该轻视质性研究
  • lingjue
    05-29
    貌似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做了三次田野以及那个社会建构法,但是按那个方法做下来的分析是不是有点浪费原材料了。。。
  • 熊阿姨
    10-09
    有同理心、有使命感、有开创意义的调查访谈,完整充分地记录了被性侵的农村女孩个人和家庭的综合情况。不避讳在6个家庭里任何一个值得记录的问题,哪怕这些问题在日常叙述中常常被下意识地绕过。访谈因为深入全面,所以意义持久。但是作为博士论文最后理论总结弱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