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读书评论:
-
慢慢走03-05图文翔实,资料备查。P468.2/46 2011细览唐宋部分,西部地区部分。其中1.冷暖干湿在南北的变量差异。2.诗文中生长植物可作为气候重要判定证据,如梅,橘。3.关于藏,新等西部地区降水较少,但由于冰期的强烈降温与冰冻季节的延长,蒸发显著减少,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气候更湿润。其本质来自高原阻挡。因此吐蕃,夏多向东拓殖(兴兵随暖湿,乱兵随干冷,其中干旱因素,在宋中后期尤为明显)。4.关于黄河中下游植被敏感性问题,暖干气候洪水频发。
-
my sunshine02-29视野很广。收集到了有用的资料
-
匆匆07-24确实厉害,竺可桢先生开历史气候研究之先河,葛先生这本书则更新,更详细!值得一看!
-
38楼的海西01-15自然界之异变及其难以抵御之伟力,岂沧海一粟之人类所能旋转。民以食为天。人相食。
-
Zoe10-07工具书,但也能在各种资料中找到与当时朝代对应的地方,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比如唐代时气候温暖,带来粮食的连年丰收,无论对政治经济、日常生活还是对外战争,都是十分有利的,战争频次也远低于其他王朝。也有有趣的事情,比如“想象”这个词来源于河南看不到大象了,因为西周时气温降低,大象向南走去,到了东周,河南人韩非子只能想象大象是什么样。总而言之,看断代史的时候如果结合这本书翻看,更能沉浸式体会当时的社会风貌呢。
-
一路走来一路读11-23中国气候通史集大成之作,连同中国人口史、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都是思考中国历史的案头好书。葛全胜老师这本书基本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各类史料文献与湖泊沉积物、冰芯、树轮等自然证据极其丰富,文史功夫很强,且用数据说话,含“数”量极高,图表直观便于比对思考,对历代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降水,还有火山、太阳黑子)与农业、人口、政局、战乱的关系梳理非常清晰。为突出气候影响论(非地理决定论),有些地方对制度性因素匆匆略过,有拿着锤子找钉子的感觉。此外,全书内容系统且庞大,由于是团队成果,前后内容有重复。如果能精简一点,做成科普通识书,将是功德无量。葛老师不仅是中科院地理所所长,还拿过85年全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无比膜拜。
-
了无痕04-09脉络不出竺可桢。只看了有用的那部分,不过这本书价值真是高,太值得备一本了
-
举世无谈03-22冷抑暖扬,人生的“气候”,值得一读
-
这么近,那么远03-13工具书,图表牛逼。配合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全四册)看。“《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详细描述了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有秦汉以来中国各朝代温度和干湿(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植被和水体变化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
史钧03-23葛全胜作为一个气候学家,居然如此推崇五石散,所谓魏晋风度,大半拜五石散所赐,其实古人早就知道五石散有毒,因为很多人都吃死了,所以在唐朝以后就基本放弃了。葛先生到现在却仍持这种态度,也真是让我醉了。
-
韧勉12-09时隔两年观侯公《秦汉史》课程书单,必备书目中仅更新本书,高价购入发现页页干货,详述历史气候变迁细则,或为历史地理气候数据常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