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广告
读书评论:
-
帕特里萨07-06非常好。“真正定义我们的是我们与商品的关系,而并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认知本身,而是改变作为认知的客体的体系的可能性”。
-
nyctophilia06-28从符号学、精神分析等角度来阐释经典形态的广告。语句略有点啰嗦,但其思想是深刻的。
-
解衣般礴08-01广告中的事物不是纯粹的事物,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特定的广告结构为其重新赋予了意义的事物,久而久之,广告也可以扭转人们看到事物的方式,逐步反噬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玩梗有类似之处)。最终,广告形成了一个完全的象征交换体系,构建了资本主义的神话传说。随着我们生活中的物品被一轮轮暴力扭曲,象征的大厦也一步步高耸云端。并且,广告总是向缺席的我们敞开,邀请我们参与其中。而这种参与的唯一方式便是“购买”商品。于是,人们从物那里购买自己是谁,而不是从人与人交往中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对自己的定义来自我们与物品和财产的关系,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告贩卖的实际上是消费品以外的东西:通过展现我们自身和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性,它卖给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
水木聿子08-10真的非常经典,虽然分析的是平面广告,但理论深度和分析广度非常强。作者主要以结构主义为主,混合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和阐释学,试图回答广告作为一个单纯的能指或指称系统,它如何使得人们到达广告预设的所指(购买商品)。这一问题很难用一个共用的机制进行概括,广告有时是作为通货,使得能指和所指进行替换,有时作为在场的缺席,邀请消费者进入能指中,有时通过挪用当下已经存在的意识形态建制,利用能指的象征意义……或许也正是因为理论的驳杂和机制的多样,使得本书欠缺一种批判性?
-
holly200706-17作者將116則平面廣告做case study,充分展現現代Totem背後的符咒密碼。欲售商品,觀念先行,刺激個體追逐alter-ego之無明暗域,共組鏡像人造自然,或許才是資本主義meta-system架構下之終極敘事。
-
卡塔西斯04-07很有启发性以及在图像符号解读上的工具意义。精读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章很有逻辑性。第一章从符号学和政治经济学入手,解释广告与产品之间的指称关系,以及广告符号如何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作用,总体上的行文思路在于“作用于产品”。第二章从产品转向了接受主体,借用施特劳斯的“图腾制度”及阿尔都塞的AIE理论阐述产品如何从所指变成了标识/划分人群的能指,并结合拉康的精神分析(这部分没怎么读懂)讲述广告如何创造欲望;第三章阐释学以为会来点伽达默尔,但还是更偏向于图像的语义分析(有点点浅了)。第二部分个人觉得灌水成分有些多,毕竟是从原理过渡到了实践…太多的广告案例分析缺少一定的归纳,有些无聊。
-
维克托港10-14感觉对我学政治学有帮助
-
霜露沾衣11-25看完觉得广告真是海纳百川,能把一切拆解成为自己的符号资源,再编织成一个虚构的现实世界,甚至连人们对广告的不信任也可以戏仿,从而为特定产品戴上诚实光环。文中有关广告利用自然的部分很有见地:一个与自然随意接触的社会必须通过与自然力量斗争来守护其边界,所以认为自然杂乱无序充满敌意。距离才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把自然视为美,这其实也是叶公好龙罢了。p.s.第一篇开头讲符号,所指能指的意思写反了,疑似译错。
-
寻空05-13有点太学术了,比想象中“难看”,广告本是大众文化,却写的如此晦涩难懂。
-
思想的苇草01-20这是一本经典的关于广告的图书,成书于1970年代,利用了当时风靡的结构主义语义学方法解码广告的内核,正因为他解构的深刻性导致本书至今不过时,广告如何利用能指与所指的转换,缺失等等方式,最终实现广告的本质:“广告贩卖的实际上是消费品以外的东西:通过展现我们自身和产品之间相互替代性,它卖给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本书写作是理论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理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英国人的书写风格还是很清晰,特别加上实例的解释。
-
韧勉12-09本书共收录115幅平面海报广告,即便是黑白印刷也将广告的典型媒介符号的阐释学原理,通过大量实证解读的淋漓尽致。作者指出广告是通货贸易中与人对话的符号,广告之于通货贸易有其图腾属性,不断更新的广告展现品牌特质,培养目标受众对品牌的好感,从而促进消费。本书用大量篇幅指出广告艺术作为传播媒介而言,具有许多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叙事结构,优质的广告除了画面交代的内容外,还有外面与文字之外的意境营造同样重要,这是一本结合艺术理论与传播理论的文化研究著作,实证性强,有趣有料有思考。
-
网兜妮妮02-04备课用,偏广告中的语义学,整体一般,有些点有启发。书中部分例子选的很好,有典型性,不过图片是黑白的,要去找找广告原图。
-
秀逗君02-18读的很痛苦,成书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后剩下30多页实在不想读了,也不强求了。说说我的感受吧,首先,成书的背景已经和现在相去甚远了,那个时候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激烈碰撞期,作者对广告的解构有很多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基本是对广告的批判,但在我看来广告是一种娱乐性的存在,不用分析大众也知道它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广告推荐的产品;其次,我不知道原版是不是对读者友好,中译版挺不友好的,什么能指、意指之类的,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比如香奈儿五号的那几个广告,不用分析女模代表的是啥,大家一眼都知道;最后,解构主义并不是什么都需要解构,科学方法论也不是生搬硬套,我感觉如果这本佶屈聱牙的学术书籍放在现代,会不会评上搞笑诺贝尔奖?解构了广告的意义是啥?让大众认识广告的实质?还是让广告更难以解构?
-
假笑李03-18理论部分读起来有点难懂,或许我读完了也没懂多少。有空再读一遍。结合具体广告图片给出的解释有时给我一种只可意会的奇妙感觉。
-
张慕甄08-26在这本《解码广告》中,从广告的意义与意识形态入手进行深入剖析,借助一系列经典的广告纵深剖析,为我们呈现了广告本来的面貌,更借助广告向每一位消费者阐明广告的本质---广告贩卖的实际上是消费品以外的东西:通过展现我们自身和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为生,它卖给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
阿甲09-09作者把商业广告作为切入点,以政治符号学和精神分析术语为工具,通过一百多幅平面广告(毕竟本书首版于平面媒体鼎盛的70年代)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抛弃了简单的批判,而是理性地分析这种“致命”吸引力背后的原因,从而让读者深刻理解消费主义为何至今盛行。
-
ly的读享生活08-04这本书非常经典,写于1970年代,序言写于2002年,为15次印刷而作。这本书其实不只是广告学,也可看作语义学的实践运用,所以它才这么“长命”,现在读也是有启发的。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各种声音每天都在传播,我们经常会被带节奏,被无意识地洗脑。如果我们看明白能指与所指(内容与形式)如何实现转换,有时候,一些词语顺序的前后调换引起的语意都可能大为不同,如果懂得广告是怎样用图像和语言悄悄渗透进入我们的思想的,我们大约能够在这个时代更多地保持一些清醒。有学术门槛,不是实操指南,注重思维观念的阐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