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学记

读书评论:
  • 豆友14860663
    10-25
    书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观察,对中日文化的剖析更值得关注,发人深思。
  • 秋之月涙傲娇着
    08-27
    印象最深的还是土匪梗和西田几多郎梗,还有就是吉川老师在前两部分中展现的傲娇属性【真的】~第三部分还是有很多启发的虽然吉川对某些诗理解有点偏差
  • 霄河
    04-16
    浪漫真诚 然到底是个外国人
  • 艾倫
    03-09
    不似关东的东大,关西的京大远离政治中心,似乎能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薄薄的一本访谈录却是包罗万象,北京各高校学阀的争奇斗艳,文学由士大夫独有到白丁普遍化,为日本文化的正名那段很有意思,很想说清日本并不是简单复制中华文化好似没说清
  • 艾習角™
    08-07
    来薰阁主人“北魏佛像般的相貌”;书店伙计的称谓为先生。书店与学者为平等关系;中文语法的最大法则是音调的和谐;民国的警察曾让作者感动不已,因为警察真的“排难解纷”;中国文学有重视非虚构的传统;中国人缺乏幻想力,进而影响其抽象能力;民国时北平几所大学教授的薪水相当于日本首相的水平;留学北平时,上午三个小时请人讲授红楼梦,一天一回。下午两个小时练习口语;
  • 兔子晴
    08-03
    有趣的材料很密集,上一个细节还没咂摸完,下一个淌着汁儿的故事又递过来。回忆起在中国各地的新鲜见闻,作者最喜欢用“不愧是中国”来总结,对所研究的学问充满敬意。口述部分的采访者之一是竹内实。
  • 大甜甜~~
    11-03
    哎呀,真是好有意思的一本书。随着吉川幸次郎游历了一番30年代的北平各大学,只是可惜对师大谈得太少,果然北师大当时不怎么受待见啊。此外,中国大学的历史渊源值得日后多关注。
  • radiata
    11-27
    通常我不会因人废书。但是,作为一个汉学家,我无法尊其为先生。辛德勇在《搜书记》中写道“这不在于他曾为侵华战争做鼓吹……而是读吉川氏的一些文章,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带着厌恶的情绪来专门挑剔贬斥中国文明的怪味,非常令人反感。”“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知名学者,在战争结束将近二十年后,难道还可以怪罪说是由于中国人没有能够理解日本文明的辉煌而自找的灾难吗?”
  • 临水
    06-28
    日本学者大多仍轻视中国,做中国学的日本人很多都抱着替中国学者做中国学者做不到的中国学研究这样一种态度。但是,中国的学问还是中国人做得最好,所以,首先要听中国人怎么说,在此基础上再思考。ーー为这一态度,向吉川先生致敬。
  • 恪彥
    12-04
    第一部分,为访谈回忆,吉川颇萌,读来甚为有趣.第二部分,主要想摘除中日文化彼此的有色眼镜.第三部分,则是一些中国文学史论.总之,还不错的闲书.
  • 海边的小老虎
    08-24
    吉川先生是1930年前后在北京留的学,可是当日中国的国共纷争、内忧外患、群情激昂,在书里都看不到,吉川的生活里有的只是琉璃厂的古书铺和教授烟斗的吞云吐雾。这是因为当时读书确实认真,两耳不闻天下事,还是50年代写回忆录时有意避而不谈呢?
  • cys.tony
    07-23
    只记住书中的一句话“中国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也应看到,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