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读书评论:
-
以此为寄03-24西体中用我有点迷糊,其他都很不错。这本书让我现代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首条评论说“对革命的贬低”这点我倒没有读出来,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救亡压倒启蒙”是必然,作者没有否认这一点。
-
亞歷山大裡亞07-12甚好,初中毕业的暑假,和好友去逛书店。她买了一整套的李泽厚思想史论集,我买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之后还总惦记着向她询问阅读进度,现在想想如果那时候一起买来读读就好了。
-
Maxime12-08“首先我得请读者们原谅本书是如此单薄和浮泛”,一语中的。第一篇《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酣畅淋漓之气势真让人击节称赞,之后诸篇则沦为在唯物史观和实用理性指导下的“粗陋和简单化”的资料摘引。
-
韩楚风01-20这应该是这个系列里面比较简单的了。但是一遍的话,我依然读不懂。
-
星三岁04-06高中历史教材能换成这本就好了……
-
哀骀它10-06就第一章而言,我一贯的观点是,民国报刊多如牛毛,一份报刊就思想的传播而言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能代表什么人的思想,不加甄别合适么?更遑论时代的因素。国家是中央、地方、底层民众三个层面共同构建的,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深处震撼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P44)”,震撼了什么人?另外关于第二次论证,压根就回避了什么是“封建”的问题,即便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样,把某一个因素当成了主义的全部,而没有看到是各个要素的总和,实际上成为了“政治结论的附属”。关于鲁迅的那段太煽情,行文中虚词用的也很多,如“空前”、“久远而传统”,个别病句。看完全书不禁感慨,一如王小波的《万寿寺》,“现代思想”已经有点儿讽刺了,不过最讽刺的是“当代思想史”……
-
CRAIGJOJO12-14就本书来说,我的想法是,启蒙的最后一步就是自由之病,但不走到这一步是不行的,而这一路,与革命完全分开又是不可能的。
-
完美的胖达11-212019年11月19日于公司开始阅读。老书新发,骗钱之作。关于救亡与启蒙,看邓晓芒的《批判与启蒙》要深刻得多,本书最有收益的就是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可以算四星,但其他部分既过时又无益,整体三星吧。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关键,可惜当权者大都为权力所迷惑,忘记了这个根本的关键。不过这种话不用李泽厚说我也能说啊,所以这本书也就这样了。金观涛的《历史的巨镜》秒杀本书,就这样。
-
山微漾03-24比《美的历程》更易读,但「新儒家」那块又突然头大,两个晚上看完了。在没看过本书之前,就在毕业论文中引用李书中「救亡压倒启蒙」的论点,解释世纪之初张陈等第五代导演的大片化转变,此番算是把它看做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延伸读物。李提出鲁迅身上有存在主义的影子,蛮有意思。「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
-
littletom10-14竟然第一次读,虽谈不上严谨,但书中主要论断在当下仍具有统治性。只有读过此书之后,才更能觉知王德威等人的意义何在。
-
Octopus09-27“救亡压倒启蒙”现在还是很有解释效力,鲁迅毛泽东也讲得不错。但很多地方也确实粗疏,对胡适重视不够,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一脉直接被无视;“文艺一瞥”也只是一般水准;总之还是跳不开唯物史观。读完这本可以系统读下汪晖了,然后是甘阳刘小枫,再是新儒家及余英时。
-
韧勉10-02非常思想史路数的作品,算是代表了李泽厚思想的最高水平,对很多细节处的把握非常在理,比如胡适,比如青年毛泽东。
-
North Laker08-04当代我独服金观涛和李泽厚
-
虚弱橙12-02现在读来已经很难想象在80年代在思想史上这本书的重要性了。李泽厚说他在在写思想史吧,我看着又觉得不大像。于是他又把哲学史和思想史分开了,讲了几个思想上有很大影响,但是并不深刻的代表人物,只是不知道胡适之作何感想。但是这种个人偏好很明显的思想史写法,看起来倒也带劲。只是讲到李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只怕也是哲学史上留不下名的。
-
海阔天空祝沽笙05-24有幸在三天前见到李泽厚先生本人,当时就带着这本书去了讲座现场。李泽厚的一大经典论断"救亡压倒启蒙"即出于此。尽管褒贬不一,却已经成为学术界、思想界在讨论现代中国命运时绕不开的命题。他评述早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陈独秀胡适鲁迅诸篇也颇佳,基本脱去了在近代思想史论中一息尚存的意识形态语言而自觉运用着比较纯净的述学文体,值得称道。最后几篇回到传统的哲学领域中进行的探问不及前面对现代中国思想史的梳理与判断来得洒脱。总而言之,此书对从事现代文学与学术史研究的人应是必读的,一遍也远远不够。
-
空空07-17元气淋漓而粗疏笼统~八十年代的气象扑面而至。思想者与史家的关怀毕竟不同,改造比还原对于前者更为重要。
-
愚公11-20李泽厚,五十年代北大哲学系毕业,后进入科学院工作,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表了许多论著,成为了八十年代的启蒙人物之一。本书是三论最后一部,是对五四运动至当代的一部思潮反思著作。在这部书中,李泽厚提出了启蒙与革命的二元关系,并以此探讨了现代思潮中的许多问题。这是种观念,其实是革命史观向现代化史观过渡的形式,在此之后,一系列的现代化史观著作写了出来,其中就包括了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的新陈代谢》。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用启蒙、现代化取代革命思潮,成为了八十年代学术界的共识。因此,在这部书中,对于革命的贬低,强调启蒙和自由主义,应该是价值观念格外强烈的著作,其批判对象显然是针对党内的党史作品,比如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一系列论著。所以,我们必须重新阅读这部书,就会发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下也是。
-
陆钓雪de飘飘09-14救亡压倒启蒙说可以理解,抉出中国的实用经验理性便可知从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到马克思主义化的政治压倒文化还有当今乡土的基督教之猖獗了,而国学热的焦虑是在传统理路之内的,这一点似乎就成了厚叔的洞见与盲视了。于是乎,可怕的西体中用说就提了出来,这当然要被同样理智运用直觉(梁漱溟语)的国人所批判了。即便李再怎么争辩这是现代化的吃饭哲学,要回到原典,那也不过是逃避问题自我维护罢了。试问穿衣吃饭既然亦是你视域下的孔孟意识,那么现代性的机械异化又如何反客为主?“白痴哲学”所批不虚,厚叔在马哲和新儒家的夹缝中硬是要玩“转化性创造”,也算是焦虑本身的表征吧。又是情本体又是史本体,其实我觉得内在可以类比社会科学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中的那种心态,想揭底牌找快感又要兼顾解决人本身的问题,可你工具本体却尽显哲学功底太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