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颂歌

读书评论:
  • water
    05-20
    人性真实 vs 诗性理想。清洁、食物、孩子,家庭美德也是个人静修。Gerard ter Borch, Pieter de Hooch
  • 荷恬觅
    02-01
    如今这类小书变成了我的心灵鸡汤,又轻又好排版。。。
  • 螺丝இ
    11-30
    不艰深,很好读,作者的观点和他笔下的17世纪荷兰市民一样宽容。
  • 王小刀
    04-10
    美好的封面和诗意的名字。
  • sophie
    02-14
    结构主义也不都是令人讨厌的。
  • 零度倾斜
    05-19
    除了作者某些地方显得啰嗦,大多观点还是挺不错的。还有不得不吐槽一下这本书的图片,黑白印刷可以理解,但图片印刷也太差了吧....只能模糊看到人影,是男是女有时候还得仔细辨!!
  • petit maïs
    12-03
    薄薄的小册子,译笔流畅,阅读愉快。问题:(1)插图印刷质量太差,黑乎乎的一片,根本看不清;(2)责编童鞋,冒号连用很是碍眼啊。。。
  • Cambrian
    03-29
    插图用黑白不用彩印太违和了
  • platero_y_yo
    02-21
    这本书的翻译还是满下功夫的,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就是如果图印得更精一些就好了,因为作者的文字描述跟图是紧密结合的。再一个,至少可以加上一个所有配图的列表。还有,文中人名翻译成中文之后,有些不是很好找原名——能配个人名翻译对照表就好了。
  • sogdiana
    04-23
    “在某些性格开朗的孩子身上,我们会不经意发现,在某些时刻,他们会毫无缘由地变得兴高采烈:这是纯粹状态的快乐,是某道目光、某个平常的举动之中实现的完满。成人无法做到这一点,除非是十分罕见的时刻,对于这些时刻,他会长久地怀念:蒙受祝福的时刻,沐浴恩泽的时刻,他将自身的存在完全奠基于这些时刻之上。——这些荷兰画作向我们确保了这些时刻的存在,向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即便摆脱儿童时代的朦胧状态,我们仍能继续生活下去。”
  • 小.莹.子
    05-20
    额感觉并没得到什么启发。非专业艺术史家的原因?然后图片印刷质量太差了,简直要咆哮呐。译者还去《美学》里找了全部引文的中译本原文也是够拼的。
  • 大旗虎皮
    11-23
    托多罗夫很少谈绘画,该书尽管不够系统,但主题有意思,谈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如何反映了日常生活,以及画家对日常生活的信念,涉及人物、物品、构图等。图片印刷不行,也是小精装,220页,定价29元。
  • 血源2出了吗?
    09-14
    3.8 这本写得更通俗流畅,比他讲佛拉芒的那本好些 (地方本就不大 互相影响是必然的(然而只看书里那完全看不清的图是没法看的,必须一边开着电脑看画)
  • 恶鸟
    12-06
    这个沉入日常生活的荷兰绘画很有一种诗意思,小写的诗
  • 琴酒
    12-19
    其实托多罗夫并没有从画本身解释,为什么这些画作悬置了道德说教,也并没有就绘画和文学中教育意义和艺术质量就详细阐明,比如说道德训诫会从“内部改编作品”这一点,仔细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也会觉得是个过于武断的论断。但就是莫名地觉得很受启发。
  • 孟冬
    03-25
    比佛拉芒那本好看。尤其是讲到风俗画经历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进入二十世纪的断裂,忠于现实发展为表现抽象的精神领域,让我想到格里耶对小说发展的反思。荷兰风俗画的主角都是匿名人物,所画内容并不具有某个特定主题。画家们让日常生活的行动(剁洋葱、削苹果、读信件、吃牡蛎、母亲喂奶)第一次同从前画里的君王、英雄、神并列,也有资格出现在画中。日常生活组成的变幻无穷的世界因而进入绘画,而在此前,人们并不认为这个世界是美的,普通人的普通生并不值得歌颂。画家们作画不为取悦和说教,也不简单地再现,他们受自己对美的理念的驱动,自行决定通过某种举止来展现美,这一对美的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认识和一种道德,在托多罗夫看来,这一时期的画作价值在于教我们更好地看这个世界,看日常生活,而不是让我们陶醉在温柔的幻觉中。
  • malingcat
    11-25
    文论家托多洛夫的跨界之作,有关十七荷兰风俗画及常见阐释模式,短小精悍。若是没看过他看过的那些材料,我也许会给五星的。又,译序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