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行

读书评论:
  • 密码有误
    07-08
    看到自己去过的地方被多年前一个外国人写出来,另有一种韵味~有一节专门写了好几个方面的提示,例如:“此外,要到中国旅行,若说有何需要准备在先者,窃以为,无非是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地理的了解。假如对二者近乎无知,则中国旅行不免会是大然风景,其乐趣十不足二三,致使对旅途风光及风士世情冷漠、麻木,遂对中国旅行厌倦至极。就算不是为一饱眼福的异国游,即便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如果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地理无从了解,也将会困难重重。所有与中国相关的研究内容,都与中国历史与中国地理关联密切,尤其是笔者自己的研究项目,就更是与中国历史及中国地理关系密切。所幸中国各地,各府各县都有称作《府志》与《县志》的文献,有关此地的地理、历史,以及相关的世风民俗、物产所出,俱有详细记载,因此,大有必要对此等 《地方志》细心披览。”
  • 鑑外觀
    12-25
    照片少,多手绘。去过他笔下的大部分地方,伊东笔力朴实真挚,各种细节栩栩如生,即使是空间重合,呈现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来自百年前的独特定格。印象最深的是过西关路遇的手执“天国近了,应来悔改”旗帜的美国传教士,“此人称,倘若不行走天下以观芸芸众生,又何以知人间冷暖,所言极是”。意料之外是看到赵州城有名为栢林寺的古刹,其中有《大金沃州栢林禅寺三千邑众碑记》。p.s. 看之前对伊东不甚了解,直到最后谈及他在大明湖畔图书馆看到汉武梁祠画像时的羞愧与告诫让我送了一口气,似乎一直悬在肩头若有若无的历史负担松了几分。
  • 反射弧
    07-16
    琐碎的描写——衣食住行、待人接客、人情世故、风景民俗,像纪录片一样生动
  • 这么近,那么远
    12-27
    按需。“《中国纪行》一书是日本建筑学巨人伊东忠太进行建筑考察旅行后出版的《见行学纪》中的中国部分。作者通过观察、描绘,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考察时的各种所见所闻。”
  • 灯等等等
    10-06
    走马观花的流水账记录 我也走马观花地读完 一百年前的日本人的视角 也是多少有点有趣
  • 昆德拉加
    12-28
    真是一本生趣盎然的“流水账”,能把游记写的这么好看
  • 大星
    10-22
    虽然没有关野贞的丰富也有好些误解,但行文更有趣一些
  • 逆风飞扬
    03-06
    徐霞客一类的晚清日本建筑佬版中国游记
  • 颜子乐
    09-27
    1902年,三年走遍大半个中国,条件虽然恶劣,文字中却时时流露大好河山的赞叹。绪言中的旅行常识很有意思,彼时交流的最佳方法是笔谈。正文旅行笔记部分也颇可一窥清末中国的风貌。不足之处是照片太少,无法领略古建原貌。另外大同华严寺、应县木塔等提前发表的文章略过不记,相当于最精华部分本书中看不到。
  • zard砸得王大崩
    03-14
    历史文化与建筑科学双料价值
  • 张亦霆
    08-06
    中国现在还不如那时候
  • 希腊小庙
    06-27
    1900年代泥泞的城市
  • 水龙吟
    08-04
    匆匆翻过,已有多层次的感受。这片土地上现在生活的人们,一定要让你们的孩子去了解这片土地过去主人的历史啊。。。。。
  • bookbug
    11-03
    伊东忠太是最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建筑学家,本书涵盖了其先后六次中国考古中的四次,分别是1901年的京畿与山西、1902年起长达三年的十余省游历、1907年江南诸省以及1920年的山东,其中除后两次极简略和概述外,以第二次所记最为详实,先出京自中原穿陕入蜀,随后走水路经三峡入鄂湘,再改陆路入云贵。虽然大部分所记为古建筑式样,并配以手绘图样,门外汉读不出太多门道,但作者文字古朴恭谦,叙述简明扼要,且对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均有涉猎,所以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与这些年曾经实地观光过的城市与古迹对照来看,都是时间的味道,历史的气息。
  • 张大水
    03-08
    第一个评价?伊东忠太是第一个写中国建筑史的人(是的,比梁思成还早)。读这本比看他的中国建筑史更有意思。数次来清末中国各个地方游记,记录很详尽,很有参考价值。那时的日本掀起了来中国的热潮,之后的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的中国纪行不知道啥时候能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