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广场

读书评论:
  • 胡芽
    08-07
    不同于《暗店街》中迷惘、彷徨的语言,在这里莫迪亚诺用笃定、短促又近乎癫狂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与之相似的主题:对自我迷失的身份的追寻。故事的情节波澜变幻、毫无章法可言,其走向却又有些像是反犹环境下的《局外人》,一个年轻人玩世不恭、散漫不经,人生过得像一个传奇,但又不可避免地堕入悲壮的收尾。整个故事就是一场精神分裂般的梦呓:人称换了又换,像是一部多声部音乐,众人呐喊的协奏曲,可是磅礴的内容依然只是表象,实际上只有轻盈、荒诞的虚无。
  • 兔每兮
    04-16
    风格独特,记忆的万花筒
  • kingspring
    04-09
    一片朦胧……(福田图书馆)(No.0221)(2020-02-08)
  • alain.proust
    07-20
    癫狂的想象与出格的姿态,证明了文学的叙事何以超越历史的叙事,可世人仍要退居保守地带,守着旧世代的文学神殿之遗迹不肯向外迈出一步,这是自然,因为莫迪亚诺已经向我们展示神殿外的深渊景象。
  • Ironside
    10-22
    算是流亡文学和暴力美学的初尝试吧。引用作者评论: 莫迪亚诺要占有的这些:记忆的艺术、流浪汉文学、现代派画笔和人生怪相等等,这一切,经过他忘却的记忆的加工,切成无数发光的碎片,放进万花筒中。于是,他从这个自家制造的万花筒里,摇晃出来五花八门的场景,构成了《星形广场》。这部小说通篇笼罩着虚幻的气氛,各色人物和每个事件似真似幻,在错乱的时空中交汇,盘根错节,扑朔迷离,构成了亘古至今少见的人世乱局。各种形式的记忆,在这部小说里化为梦幻,打破了政治、宗教、文明的所有禁忌,拿各种大人物和名人开涮,首先就自占田地,拿他出身的犹太家庭和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开涮,文笔犀利,痛快淋漓,充分显示一个为逃避兵役而注册大学、一堂课不上而混社会的文学青年冲击文坛的凶猛锐气。
  • 云心
    10-20
    癫狂的想象近乎歇斯底里,但历史本身何尝不是荒谬而狰狞的?莫迪亚诺提供了一种文学书写历史方式,尽管他此时的处理略显粗糙。
  • 霜花
    12-06
    混乱却很有意思。控诉党卫军和集中营的迫害,嘲笑身为犹太人却想彻底融入法国的决心,把法国贵族女子写成妓女,把自己杀死了一遍又一遍。“家庭,我憎恨你!”可能就是年轻作者的心声。
  • 椭圆半圆
    10-17
    作者掉书袋,知识储备积弱绝大部分无法理解,又没有注释,看得有点费力。另外不知翻译问题,还是原文如此,感觉本应该极端的情绪表达总有点弱化……但依然被肆意癫狂的表达所打动。想到了另一个犹太人拍的电影《午夜巴黎》,不过属于暗黑的种族主义版了。关于意识流不甚了解,先不做其他评述。
  • 影入平羌
    12-14
    莫迪亚诺的处女作,彼时的风格还不是很明显。
  • 生为蜉蝣
    03-13
    读到110页左右,没能读完。
  • DRRL
    03-01
    进入失败,不想受到青春教训
  • PostHuman
    10-06
    犹太狂想曲。一个在反犹盛行的欧洲游戏人间行走自如的犹太人,回到祖辈的东方土地反而收货重刑。『在芸芸众生中,您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再向您重复一遍,您不是犹太人,您在昏迷狂乱中,仅仅产生一些幻觉、幻视,不过如此,一种非常轻微的妄想狂 …… 我的孩子,没有人想害您,大家只想同您和睦相处。现在我们生活在清平世界。』『我们一听到谈论文化,就要抽出大棒』我也希望我可以没有身份的活下去。
  • 12 bunny
    02-24
    只是妄想,却充满嘲讽。
  • 拉维克
    08-26
    这个才是地道的"青春狂想曲"。
  • 比那名居海子
    07-10
    作为莫迪亚诺出道作,肯定是惊艳的,而且实际上他后面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也一直在贯彻本作的一些技法和核心观点。本书问题主要出在还是对待文字的态度上过于跳脱,不够真诚自然方面吧。炫技卖弄的痕迹很严重。顺便,翻译者似乎也翻译不少法国文学了,但是为什么老是把《追忆似水年华》翻译成《追忆逝去的时光》?
  • 獨孤島主
    01-20
    作者卖弄,译者糊弄。译后记里老译术家说自己“眷顾”当代文学,又“独一无二”,而莫迪亚诺的创作是像雪球一样“滚到”了诺奖评委面前,用词也蛮别致的。
  • 拾荒人
    02-18
    四星给莫迪亚诺,一星给翻译。这翻译水平和机翻也差不多了。看到一大段一大段激情洋溢的文字被翻得跟泼妇似的就很想揍人。莫迪亚诺在书里疯狂掉书袋形成的小说与现实强烈的互文感扩宽了小说的格局。不过文化隔阂太深,要读懂这些互文是不可能的。现实与虚幻,清晰与模糊记忆的交融,对于我是谁的叩问,边缘人的格格不入在处女作便展现得极为露骨,二十岁的愤青莫迪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