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手
读书评论:
-
養雲06-12天真的背后,有一种巨大的沉默,就像其中有一句“没有最后一个词的交谈”。开本、设计用心了,做的很好。
-
反山08-042015年我被老扎打动,黄灿然翻译的一组,不到二十首。后来买了他厚厚的一本,却没找到第一次阅读的感觉。这一次,我期待的老扎又出现了!诗比想象的轻薄,刚开始不习惯,越读在手中越有感觉,一个下午,缓缓地看完了。第一辑情感强度很大,浅灰色、死亡、冷硬、苦涩,读到22页的时候,哭了…第二辑丰富杂糅一些了,智慧和博大,与诗艺有关;第三辑似乎有些啰嗦,有些虚无,大片的意识流动在沉默里,一个老人。一本诗集其实做成这样的开本就很好,一个诗人一生出版个五六本这样的集子,临死前就可以像吉尔伯特一样,做一本诗全集了。
-
恰恰06-17"苏联宇航员宣称 / 他们没有发现 / 外太空的神,但他们真的寻找过吗?"
-
恰妮斯虫07-31诗人平静而细腻,译者温和又谦逊。回忆往事的成分让人随着字句跟着下沉。「我们需要诗歌,正如我们需要美。美不只是为唯美主义者准备的,对每一个寻求严肃道路的人,美都为他们准备着。美是一种召唤,一个承诺,如果不是司汤达所期望,也是有关幸福的伟大而无尽的远行。」
-
远子07-14一个美国化了的波兰诗人,他“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可能和他在美国的经历有关,也可能只是中译译出了英译的语气。但中译的节奏感,准确地勾起了我写诗的冲动。
-
释槐鸟07-08“彩照技术后来才问世它弱化了对比才可能记录”,在一个成年人努力分辨善恶的同时,其间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东西在推演?一日的艰苦之后,在长椅上、一本书,它知道我的脆弱,也知道我的灵感。扎加耶夫斯基的这本《无形之手》其有隐喻的矜持,浅白的译文中无关乎胜负与永恒,多的是些生活的撷影,一帧帧捕捉过来,在二月的白杨树上显征,并寄往不同国度里的河流、旅程和诗画中。
-
西窗随笔07-25没有什么预言过她的死。照片上,她安详而平静,她的脸,毫无防备。她的脸,仍在召唤未来,未来却被打散,现在朝着另外的方向。
-
Eva04-13读这本《无形之手》会联想到米沃什和阿巴斯。读其中《我梦见我的城市》会想到米沃什,读《家乡》中“你来到这里,仿佛一个陌生人,这里是你的家乡”会想到阿巴斯的诗《一只狼在放哨》。同时,我能读到扎加耶夫斯基的悔恨和愧疚,比如无法帮助失忆的父亲唤起部分记忆(因为他参与的部分实在太少),还有对年迈母亲的残忍(无法弥补)。他的诗有很多“怀人”的部分。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那么细腻温柔。后面读到《伟大的诗人已经离去》(怀念米沃什),就不难发现他深受米沃什的影响,也将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波兰诗人。待到一切都结束了,写着或读着这些句子的人,他们的生活本质上呈上升的趋势。本书很小巧,拿起来轻读起来快,情绪却随诗句慢慢往下沉。
-
鳄鱼姐06-10很喜欢的。最初看诗是想写广告文案的时候存点词,后面就开始变成习惯了。
-
江湖好人12-01有时我羡慕死去的诗人,他们不再有“坏日子”,他们不识“怠倦”,他们不理睬“空虚”,“修辞”,雨,低气压带,他们不顾及那些“精明的评论”。但他们一直在对我们讲话。他们的怀疑与他们一同消失,他们的狂喜却长存。2021.3.21,再见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
川卡06-30对幽暗的洞察+内在的想象力。气质很好,但表达时常不够洗练的文本,第三辑更逊色些。这些诗的书写也像是扎加耶夫斯基所理解的“沉思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对应着其优势和局限。最好的那几首,正如“沉思”的两种决定性时刻:舒展放松时的启迪,或凌厉的指认。汐和的设计完美,是诗集的最理想形态。
-
巴伐利亞酒神06-27我们携手走过被遗弃的郊外的沙滩。沉重的火车远远地从我们面前经过,大海喧哗,一片漆黑。
-
麦子06-05整体很棒,是能读懂的那种诗集,其中有很多首都特别喜欢,值得反复读。最近每天随身带着,地铁上翻翻,社畜感弱了不少。
-
冬至06-27前两辑很喜欢,情真意切,修辞贴合得很好,完成度高。第三辑中的一部分诗略显疲软。很喜欢这种体量的诗集,整体性强,气息连贯,也比较适合诗人用这样的体量做阶段性的写作探索。国内基本不太会出这样的诗集,所以不少诗人自己印制这样的小册子。
-
BoHo06-17“我们生活于深渊。在暗淡的水域。在明亮里。”
-
丝绒陨06-17潜水者般的沉静,看到以诗与世界共处的另一种状态。设计加星,实物在手的轻盈有种不可言说的舒心,出门特别好带。
-
成知默06-15作为一个失去了两个家乡的流亡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将诗歌作为自己的第三个想象中的故乡,他用虚拟的诗歌为真实的故乡作传,他写家乡、失智的父亲与逝去的母亲,写细微的日常与旧人旧事,隔着漫漶的的时光回望,仍是无法忘怀的哀婉与深切;作为一个出生于二战与大屠杀之后的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个人记忆显然是与历史、集体记忆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他用诗歌为逝者招魂,他的哀歌不仅是为那些被灭绝的犹太人,也是为所有被剥夺、被损害的生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残缺中召唤新生,正如桑塔格的评价:这里有绝望,但慰藉的到来同样势不可挡。在诗集中,诗人同样也谈及如何写诗、诗歌的语词、隐喻与意象,写给精神之父米沃什的《伟大的诗人已经离去》可谓是对其诗歌使命的继承,“现在,我们必须为自己发言/没有人为我们发言了/因为伟大的诗人已经离去。”
-
恶鸟06-11晚饭后读完这个诗歌册子,就像戒掉的瘾重新回来时的那种势头,可以下沉,一直下沉。
-
晓镜05-28见先锋书店的创始人钱小华老师时,恰好带了这本书,他一眼见到就说,太喜欢了,我们要这本书!不晓得是被书的美貌征服还是一向喜欢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没有诗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