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
读书评论:
-
堂吉磕碜06-28反帕森斯的结构主义,提出功能结构主义,进一步深化功能论,提倡多中心社会系统论,以及在他看来,意识、观念、阶等等都是为了简化复杂,总体而言,确实是本不错的关于卢曼思想的入门书
-
殷靁04-28魯曼的社会思辨方式,我只能想到庄子的‘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样的非矛盾律式逻辑。
-
a greater fool04-16卢曼的社会学将沟通(communication)视为社会系统的基本元素;而且,因为个体心理系统的封闭性,造成了“人不能沟通,只有沟通才能沟通”的局面。也就是说,与哈贝马斯相反,卢曼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个体化约出一定合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振”。另外他将沟通定义为讯息-告知-理解的结合。基于这样的沟通观念,媒介技术的进步能促使沟通中讯息的流通与告知,但不一定能保证理解。所以,当传播媒介技术克服了传播(应该是指transmission)的低概率性之后(即沟通过程中的讯息-告知环节的障碍被克服),因为同等增大的传播信息量不能带来同等增大的对于信息的理解效率,以此看来,对于传播过程障碍的克服实质上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不被理解(这就是卢曼所说的“成功的低概率性问题又越发严重”)。
-
荟萃楼珠宝02-17系统、环境、观察与指涉
-
守寻之夜01-05可能我没读懂,现在感觉书里内容比较浅
-
apapo03-11有点明白没有完全明白
-
Li Chih05-08#一本书圈粉#即使不考虑卢曼的理论与社会学传统脉络的关系,单就其将控制论、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论题社会学化这点来说,便极具理论趣味。毋宁说卢曼的理论具有一种悲观主义式美学的色彩,在他那里,「人」甚至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而是影响社会系统的一个「环境」。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只能通过在「沟通」中「观察」以去猜测。虽说卢曼的「二阶观察」与尼采的「视角」很相似,但尼采恰恰是反悲观主义的。在尼采那里,人应该直面无意义的荒谬,去「成为你自己」。与哈贝马斯坚信人们可以通过沟通与相互理解来达到共识不同,卢曼直言相互理解只能让人们坐在一起,差异无从消弭。世界是一个多中心的脉络,而卢曼早已与共识性的相互理解之类的梦想保持距离。
-
#林中路#11-16大概了解卢曼社会理论的轮廓,还需读卢本人的原著更细致地理解。
-
纹样苏11-28虽然能帮助理解,但我觉得还是看原著比较好……以及我觉得里面有些讲得是有问题的,比如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system与individual的关系什么的……anyway,卢曼就是很难懂呀。
-
庄表伟06-11总算读完了一本极为艰深的书。
-
CRAIGJOJO04-10毫无疑问的卢曼入门必读
-
宠儿02-11比卢曼那兜来转去的晦涩原文好懂多了,但还是挺难懂的。
-
Blade King11-24很基本的导引,不涉及具体系统。看了看感觉我对卢曼也没太大误解。
-
余颜10-04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核心即是将控制论、形式逻辑、计算理论等内容社会学化(自创生、二阶控制论与「系统」、复杂性与「意义」、图灵机与「观察」、吸引子与系统内的「固定点」),即便不考虑其理论与社会学传统的关系,仅「挪用」控制论等内容来整合诸多当代社会理论的过程便极具「理论趣味」。与过去想象差距略大的是,系统理论虽则「系统」,却并不保守,甚至可能具有悲剧美学意义:与哈贝马斯寻求着心灵沟通的人不同,卢曼的人的意识始终是封闭的,系统将沟通简化为告知并指认到每个人之上以维持自身,而个体只能依靠在自己的「观察」猜测沟通的结果,恰似Peters所述「对空言说」,不过「幽灵们不会受饿,而我们也不会灭绝」。目前汉语学界对卢曼的研究集中在法社会学,希望能有更加全方位地对卢曼理论的讨论。#一本书圈粉#
-
hinterhof01-02目前中文世界最好的卢曼研究的入门引导书,十年前托同窗好友慧剑修罗从台湾带回一本,被广为传阅、复印,引发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卢曼研究的热潮,培养了一批卢曼粉,如今他们都是中国大陆法学界研究卢曼最前沿的青年学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