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中兴

读书评论:
  • 大风歌
    08-09
    作为博士论文,这种作文的水平及格么
  • 印奥采
    05-26
    政治史都写成人事进退和争权夺位,好看是好看,但也有点挺那啥的。
  • 悉补野真姬
    09-30
    比较客气的说,填补了空白;另外,作者行文总是让我想起泪痕春雨
  • 哥奴
    06-02
    5.30晚上知道这本书,5.31下单,今天下午到手,刚读完导论,发现一个小错误,不知道是出版社的问题还是作者的失误。现标出,望大家指正。该书第22页,导论的第四节《本书的构想》第一段,“如前所述,安史之乱是唐政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促进了在7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大多是在战乱平定之后的大历,贞元时期开始日趋明显的,因此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学家们不遗余力的强调。”我觉得这个地方的“7世纪”应该是打错了吧,是“8世纪”吧。
  • 百里映雪
    02-19
    先不说本书参考文献上的与时代脱节问题,毕竟完成时间早。但就主题来看,和寺地遵、方诚峰的书差距也不是一点两点。就时代而言,语言逻辑上我还是更推李碧妍的《危机与重构》。
  • 饿霸地煮
    10-04
    安史之乱后代德二朝承担兴复大唐的王朝重任。唐代宗以“大中之道”为中唐政治定调,承接玄宗道家余韵,就是要安静与稳定,一方面保护了脆弱的中枢,另一方面这种消极无为的心态也被后世诟病。代宗朝最有名的是宰相元载的十六年秉政,这个权势有限的能臣开启了中晚唐的党争时代,这背后浸润着唐代宗的帝王术。唐代父子不和是基本矛盾,德宗不被代宗所喜,故德宗登基后一改无为成大有为,强军削藩,元载党羽复归,扶持卢杞为傀儡。其人心高气傲,终于酿成建中之乱的惨剧。原本形势大好的削藩战争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前功尽弃,几乎导致亡国巨变,德宗不得已下罪己诏,重归父亲的因循政治。与此同时藩镇与中央进入平衡期,内部政治也进入平稳期,但是王朝中兴至上的政治目标不会改变,始终孜孜以求,为元和打下基础,代德两朝未完成的中兴有其历史意义。
  • ΡΙΝΓΠΑΠΕΡ
    12-01
    上起安史之乱,下迄元和中兴,唐朝廷中枢政治充满着时人的复兴之梦与现实挣扎。
  • 两不知
    10-08
    为了写博士论文,之前已经拜读了师兄的博论,很高兴看到著作出版。对“中唐”的概念界定十分清晰,非常有收获。顺便纠正一处小笔误:第274页第四排,王武俊与李抱真联军在经城击败的应该是朱滔与回纥的联军,而不是朱泚。
  • 春江钓徒
    08-12
    写政治斗争写的很精彩,读起来很畅快。不过德宗还是没法洗,宦官掌兵就是从他开始的
  • 不要嘛!!!
    08-24
    浙江图书馆的信悦服务吼啊,让我免费看了好多新出版的书籍。
  • 南山明
    10-03
    政治史是研究以往社会中人们对权力的追逐,以及人们用权力去干什么这一问题。政治江湖,代表着妥协和斗争,地方势力和人员关系。朋党是无法避免的江湖因素。作者着重人物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写朝廷权力的转移和更替,有美剧和政治小说的味道。读者需要对唐史有初步大框架的了解。
  • 汝默
    12-02
    似八股文做的中规中矩,套话不免有点多。研究代德两朝政治史细致入微,但把政治史定义为“权力的斗争史”还是太狭窄了一点。权力斗争哪朝哪代没有,权力斗争与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究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变化万千的政治中不变的是什么,提炼升华之处还有不足啊。
  • 寒鲲
    12-20
    作者很重视对具体政治过程的叙述,全书以对中唐肃代德三朝的君、相、宦、藩互动为主,尤以相位争夺与君相关系为重心,梳理了中唐前期的政治进程,这种不附带地域集团、士庶之争的党争叙事,或许才是政治史最原本的样貌。作者对于元载、杨炎、卢杞、李泌、陆贽的作为论述得很精彩,对建中之乱、唐吐关系、淮西之役的论述也颇具启发意义,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梳理。
  • whily
    09-28
    梳理了代宗德宗两朝的政局,为元载、卢杞、窦参、裴延龄等人平了反。有一处参考文献是百度百科,让我很诧异。34@2018
  • Neko
    09-16
    補個短評。值得推敲的細節有很多,部分關鍵史料的史源即沒有得到較好的關注,一些結論的邏輯或許還有待完善,對制度史的把握也稍顯不足。或許應稍稍關注一下21世紀以來比較新穎的文書行政研究。
  • 惟文字间
    07-30
    真是不瘟不火。与黄先生相比,在行文犀利、事件勾连的流畅叙述上均望尘莫及。分数虚高才是吓我一跳。
  • 越石赋扶风
    06-24
    详细论述了代宗德宗两朝的政治演变情况,同时也着重考察中央与藩镇的互动。方法视角中规中矩,能跳出传统史观,较为客观评价元载卢杞等人,但个别地方逻辑较为牵强。
  • 惠山老翁
    12-16
    一本聊胜于无的中唐研究,行文啰嗦、干瘪,然而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著者似乎严重缺乏一个史学者所必须具备的从表象的史事中间提炼出思辨性认识的能力,书末结论仅落笔在代德两朝“未完成的中兴”的内涵上,这完全就是废话,代德两朝对“元和中兴”的铺垫作用,读者不需要看全书就可以知道,著者最应当关心的是如何申述代德以来中央官僚系统运作机制转变的内在逻辑,来回答书中从元载直到裴延龄一系列人事重组的深层动机。所以说膜拜上师不是没有道理的,上师两句话就能点出问题的实质:“在8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内,出现了一个以制度化皇帝权威为核心的新政治秩序,代表这一政治秩序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内廷权力系统,和外朝官僚体系之间呈现平行运行的局面…两者的权力平衡最终要靠皇帝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