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回来的男人
读书评论:
-
crazy ffs05-02纵观一生,能一辈子不做出异常行为的人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清晰而平静的说出属于他的那段历史。所谓的记忆,是通过听者与叙述者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所谓的历史,也属于此类相互作用的形态之一。倾听一个叙述者的声音并努力赋予其意义的行为,这才是历史的溯源。追寻一生,我愿做一个平凡而具体的人
-
伯樵·阿苏勒08-11还是消解了一部分日本在苏战俘营的恐怖气氛的,对苏联方有很多持中之论,不过说苏没有种歧这个有点晕菜,估计是日俘没怎么跟苏犹打过交道~很朴实的凡人史,不过总感觉这种木讷的“不爱国”的庶民左翼老实人,在那时到底是一个异数,还是一个常态~
-
Izumi03-15印象最深的还是谦二对他外祖父母和父亲的感情,缺点在于记叙时间有点乱
-
Mulii12-27时间线有点混乱,文末的“略有删节”也让人不爽。二战离我们其实很近呐。每段历史都应该让其存续,都说以史为镜,为什么一个两个每个国家都有拒绝承认的过去。
-
Bruce02-07一个被帝国主义裹挟下洗脑的青年,在那段洪流中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去往中国东北,成为关东军,成为俘虏,被押往西伯利亚作苦役,在终于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国家,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在被洗脑的操控下去执行所谓的效忠。1.让国民用灌进脑子里的兴奋剂去代替他们用感官接触到的世界(监控审查新闻媒体,拿掉一切不利的新闻,换上些振奋人心的故事)2.失去了凭自己的眼睛去了解时势的能力,疲倦的动不了大脑,那形式至上的爱国主义则是唯一给大家的思想工具3.所谓的国家,与人心不同,只是一种无机的物质4.不要以为苦难必定会使一个人清醒,也不要以为最实际的生活经验就必然会产生最起码的常识5.信仰应该是自主的抉择,当你只有一种信仰可以追随,并且必须追随的时候,这还能叫作“有信仰”吗?
-
陈小憨˙Ꙫ˙11-0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西峰秀色08-23通过阅读《活着回来的男人》这本书,可以了解一个普通日本底层人是如何在战前生活的,日本战前的生活状况,接受的是怎样的宣传,教育等,还有日本当时的国内经济,政治在普通民生方面的反映。最终,十九岁中学生是如何在战争末期卷入了无妄之灾,在读到小熊谦二征召入伍,亲人放声大哭的送行场面时,不禁也有所动容。战争,只是野心家奴役别人,动员全民的祭坛。
-
慕月05-01谈不上什么文学性,但对于了解战时及战后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和当时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帮助。也让人反思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时我们都干嘛去了。
-
一只Tomason06-12朴实简淡到近于无趣的叙事,看到最后差点看哭。。。#被历史车轮碾了n次的普通人的良心#
-
赫恩曼尼02-20社会学家小熊英二以学者的视角和口述的方式,记录下父亲小熊谦二的生命史。一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能在战争加持的苦痛和折磨中,不忘对于良善的追求,不仅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而且始终对活着抱有希望。读后既觉辛酸,又慨叹命运之劫难,实非人力所能抗衡。
-
枕流04-06现代国家实在是色厉内荏的利维坦,毫无悔意地吞噬了无数人的生活
-
维舟07-19基于平民视角的受害者意识
-
长日将尽04-22有没有这种写普通中国士兵的书,特别是到四九年后,经历各次运动,还能活下来的。也许有吧,我不知道。
-
成知默02-152017年已读016:一个普通日本士兵的战前、战后生命史,却也折射出无数普通人被战争损害、被时代胁迫的一生,因而作者也将之称为“不被记录的多数人”的生活史。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却以如此轻描淡写甚至有些寡淡的形式来表现,虽是口述史,虽然讲的是战争的惨烈、战前与战后的贫瘠,却好似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微观个人史,却包含宏观的二十世纪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史,可谓见微知著。战前以爱国主义挟持普通民众,战后以“不赔偿,不道歉”的流氓政策愚弄参战士兵,“所谓的国家,与人心不同,只是一种无机的物质”。
-
邓安庆08-21平实丰厚的一本书。看得我唏嘘不已,这样一个普通日本兵,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挣扎,没有余裕想太多,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但也不自艾自怜,而是不断地努力,这也是我父母一代人的精神吧,“不管在什么处境中,人永远会替自己找希望。”
-
扭腰客04-29我们的退伍军人,其实也存在PTSD和就业难、婚恋难、成家难的问题,极端的,甚至会成为社会安全隐患,但这个问题肯定是不能提,也不敢提的。
-
⠀01-29政府要利用小民的时候,拿出爱国的旗号。政府不愿意给小民赔偿的时候,也举着爱国的旗号,一个政府要对其他政府行不义的时候,还是举着爱国的旗号。日之丸的旗子不过是来当毛巾的东西,歌颂的东西并不是光鲜亮丽。军阶高的人没什么事,小民却受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