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评论:
  • Mabinlas
    05-04
    功成弱冠,玉折不惑。
  • a酱
    07-01
    杰斐逊&汉密尔顿——自学成才的典范
  • 闲处住
    01-28
    2016-1-27读毕。
  • 夢中別愁
    04-11
    作为研究美国建国初期政党与宪政历史的学生,对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政治斗争本已经烂熟于心,看到本书仍然忍不住为两位伟人波澜壮阔的人生感到心潮澎湃,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风雨飘摇的美洲大陆,感受着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青春思绪、悲天悯人。美中不足的是三个译者的翻译又强烈的割裂感,第一位译者翻译流畅,文笔精巧,恰到好处,后两者则情感过于猛烈,而中间几章的翻译尤其词不达意,经常出现繁复又不明就里的翻译,显然对所翻译的内容并不熟悉,令人遗憾。
  • 这么近,那么远
    11-29
    按需。“18世纪的最后十年被称为“激情时代”。相互敌对的派系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路线而斗争,每一方都确信对方的目标会出卖革命遗产,破坏付出巨大代价赢得的革命成果。他们的赌注并非一时一刻的政治利益,而是未来美国民主实验的进程。在这场划时代的辩论中,最突出的两位人物是托马斯·杰斐逊和亚 历山大·汉密尔顿。”
  • 素心人语-天涯
    09-10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遗产如同DNA的双螺旋,继续塑造着美国的形态”
  • 知闲
    07-26
    美国建国这个政治事件,恰好跟工业革命在时间上重叠。当时的美国特别是东北部,明智地选择紧跟英国工业革命的潮流,为后来成为工业大国奠定了基础。然而,美国的南部,无法摆脱利润丰厚的奴隶制种植业,坚持要继续发展农业。本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扰是最好的。很不幸的是,美国的工业太过于弱小,很需要强国家的大力支持。就好像今天的中国,私人企业家掏不出2万亿来建设高铁,只能依赖国家投资。强国家需要高税收,因为,当时主要是农业人口为主,所以这个税收自然主要落在了农业人口的头上。有点像中国早期的农业税。强国家对传统的农业和农民基本上没用,没用又要交税,农业区就很不高兴。于是产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 陈毓秀
    11-07
    “高山鸣鼓,声闻百里。”“说人话。”“扑通扑通。”
  • 洛潇郎
    11-26
    五分给荡气回肠的前言,给七十页的参考文献,两百页的党派斗争差评!想看的是汉密尔顿怎么转型成经济学家啊!说好的“生活在汉密尔顿的国度里”呢!---- “每个历史CP都需要这样一篇前言”!即使死了两百年,两人的恩怨情仇还在继续呢haha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