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鬼”的纠葛

读书评论:
  • 杜金黛女士
    04-02
    以民俗学的角度拓宽了观看鲁迅的视野,赞美!
  • Artemis
    11-01
    第二次读完全书。从孔乙己、阿Q、祥林嫂三个人物切入,谈国民性之“鬼”与民俗之“鬼”,由此牵引出鲁迅之“立人”所求。鲁迅有文字癖,丸尾常喜显然是抓住这一点,尽管有些推测略显缥缈,但不失为一种论断。
  • 周伯庸
    05-11
    偏要、中间物、挣扎、反抗绝望、希望与绝望之外、革命、终末论、无所有的闪光等或许都是切近“鲁迅”姿态的路线,但可能也是远离“鲁迅”姿态的路线。或许,只有在鲁迅失败的必然性当中才能意识到鲁迅失败的不可能性,
  • 麦子
    07-08
    喜欢这种扎实的研究。看得出作者的功力,熟悉鲁迅,也熟悉古典文学,所以在自己选定的问题上他可以谈开来。作者说本书旨在“阐明中国传统社会是怎样被鲁迅的小说把握的”对我来说他是做到了这点。把鲁迅的作品中所展现的事象重新放置到气所属时空,从历史、社会、民俗等层面重新理解,从而加深对其小说的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传统中来,在所处时代承受时代巨变和周遭环境的挤压,使人成鬼。作者在努力阐明“鬼”是什么——社会中的鬼,鲁迅心中的鬼,人如何变成鬼。
  • 齐物秋水
    02-14
    好就好在这是另一路子的思维方式出来的研究,恐怕不是中国学者会用的。外国研究者也胆大,没太多顾忌,大胆地假设,即使无足够论据跟随,也要说出来,不束手束脚。我对丸尾常喜的许多推测是不太同意的,以为牵强,但对另一些,却要击节,尤其是鲁迅与目连戏,实在精彩,洞察力与考证的结合。
  • 凌云一寸心
    12-12
    很有意思的角度,但是文章没啥冲击力,沉入考据,缺乏锐刺的思想锋芒,读得不满足
  • 右手如歌
    05-13
    沿著竹內好的“與鬼對坐”到伊藤虎丸的“超越論”,丸尾常喜的“人”與“鬼”以歷史學、思想史、民俗學等角度去考察魯迅的文學思想/精神側面,提出“民俗性之鬼”和“國民性之鬼”,不過對“國民性之鬼”的緣由似無較多的展開。有趣的還是提出阿Quei是鬼魂的論述,上課讀到就覺得相當合理。確實蠻值得讀的。
  • 山有夔
    11-25
    感谢丸尾常喜,原来做鲁迅不止张旭东一条路。深夜读,读到胸痛心悸,无所谓。
  • 堂吉磕碜
    01-12
    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鲁迅写作的基础是一种面对国人麻木的屈辱意识,如《斯巴达之魂》,但他不断的遭受“传统”(因孝顺母亲,与朱安结婚),作为传统之子,自身有一种耻辱意识。所以他在《狂人日记》中,会说狂人自己也吃了人。他的写作也从启蒙的英雄主义式的文学到赎罪的文学。在鲁迅早中期(后期或许也算),他的进化论学说(否定“传统”;否定“传统”的自我;自我牺牲,帮助他人,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一直贯穿其中,无论是早期的立人学说(立人学说中后期也一直存在),还是中期对进化论的怀疑消解(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纠结)都可看到。
  • 我的天才小猫
    01-31
    学妹推荐,感激。用民俗学的知识来分析,有巧思。 不能理解目连戏在《阿Q正传》中偷萝卜一节的化用。通过分析鲁迅的故家、《阿Q正传》以及《孔乙己》、《祥林嫂》,描画了一个充盈着“鬼”的世界。在儒家礼教后面,还有挥之不去的鬼的幽冥。
  • 水木莲熙
    12-27
    非常有启发。这些日本学者的思考方式真的太值得借鉴了,有趣又细致。
  • zoojane
    03-17
    关注:二、三、四诸章节,以及附录一、三,涉及篇目孔乙己、阿Q、祝福、狂人和铸剑,东洋鲁迅学笔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