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读书评论:
  • 被子外面很危险
    11-08
    把这段时间小说的发展很完整也通俗地写出来了,好厉害!!!这种文学理论书才比较好读π_π
  • 河洛越河
    10-28
    巴赫金/《再解读》的运用为主,解构—建构的逻辑思路,或许如分析《白毛女》所述,逻辑上并非是展现理论阐释的能力,而是将其作为自己“再解读”的逻辑起点,在这样的转换中可能也表现了解构—建构的一种张力,即支撑逻辑的材料、读法的选择问题,当然,囊括所有材料和看法也就“读”不出来了。补足对部分当代小说缺乏细读而生的知识盲区,但读下来是很享受的,或许要读一下《创业史》和《红岩》了。
  • オノ
    12-29
    深度挖掘出50-70年代这样一个在我们今天看来鲜有“文学性”作品产生的年代中那些作品在它们时代演变路径上的位置。印象极深刻的是作者对《第二次握手》中的“情”与“理”向“个人”与“政治”的转化以及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分析。这种抽丝剥茧般的文本细读真的太爽了,年度最佳阅读体验。
  • 梼杌
    12-31
    年末赶进度的最后一本,对很多问题有了新认识~
  • 惟文字间
    04-04
    那些在意识形态中挣扎呼吸的批评者可能比现在的研究人员对文学中潜在的(无论作者是否有意)政治宏大叙事和隐喻更为敏感,这正是再解读的必要性所在。如果对文学如此容易成为帮凶的原因和方式加以反省,历史的暗影总会在各种日益扩大的不察之处中,再次泛滥成灾。
  • Monster
    08-26
    加深了我对50-70年代文学的认识,弥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有利于下学期教学
  • 事有難言齋主人
    10-10
    四星半,有点后悔当年没选凉的课。
  • 斜杠的远兔
    08-11
    读这本《再解读》的时候,到底在读什么?比起解读的作品,作者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背后的理论眼光、知识结构、历史意识显然重要得多:50-70年代的那些作品时过境迁已为陈迹,化作历史的标本,而这本书的价值却不因那些作品的局限而贬值,它的分析视角、工具、方法、知识使这本书拥有独立的价值,而不依附于解读的作品本身,并且更重要的是,“再解读”最终通向了理论和历史——这使得“再解读”这项工作的价值能够固定下来,同时打上了“李杨的”印记。因此,即便我对50-70年代的大多文学文本始终感到深深的隔阂和兴趣的淡漠,这本书却依然可以让我爱不释手,其中的文本解读只是通道而非目的,它所关涉的问题和思维上的头脑风暴让我大开眼界。李杨的每本书都很精彩,这本书的每一篇都很精彩。虐恋理论解读《红岩》那篇不着调的也很好玩。
  • 03-05
    和伤痕小说一样是我宁愿用文学批评来了解的类型。《林海雪原》与旧小说的关系我虽然意识到了,但是作者的文字让人思路更清晰,没想到当时的批评家已看到了传统叙事与现代意识间的冲突。取代革命通俗小说的是成长小说,因为巧合太多就展现不了“必然性”。再往后是革命象征小说,传统家庭和个人感情的退场。50-70年代政治道德化一直是文艺的经典叙事,难以让现在的我信服。作者的见解却引人深思。
  • 小松鼠叶只
    11-24
    可能我看的书太少,真的是我觉得学当代文学以来最有启发的一本书了。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历史,不远离话语讲述的年代。重燃学术动力。快到期末了加油哇!
  • 俱往矣
    03-27
    选择从“文学自身”进入“历史”,而不是在“历史”或“政治环境”中讨论“文学”,并不是要从文学的“外部研究”回到以“文学性”为目标、进行形式和结构上的技术分析的“内部研究”,而是仿佛颠倒了“由外及内”的社会历史批评的“由内及外”的方式——不是研究“历史”中的“文本”,而是研究“文本”中的“历史”。关注的不是“历史”如何控制和生产“文本”的过程,而是“文本”如何“生产”“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过程。用王德威的话来说,是看小说如何提供了特定时代的人们想象“中国”和“自我”的方式。(357-358)
  • 从小爱科学
    02-17
    我对十七年的作品一直有种莫名的兴趣,好奇那个时代的人定胜天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本书可以速览那个时代的经典,并有深刻的解读,当然很大一部分我是看不懂的,看懂的一小部分也不认同,不过整体上讲,我是跪着读完的。
  • 麦克默多的浮冰
    08-12
    若不做专题研究,想要了解十七年文学,就不必特意去读那些大部头的“红色经典”,有洪子诚加上这本就够了。作者对这些研究对象是有爱的,也就试图从现代性层面确立十七年文学经典合法性。并非将其视为审美作品而是当作话语生产方式进行分析后,这些重要的时代文本,确实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显露出现代性的意味。这些文本诞生于高度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而文革后对红色经典的粗暴批判和文革话语并无两样,只不过是把白变成黑。由此李杨超越性的解读就不仅深刻剖析了红色经典建构集体无意识的可怖功效,也是对以往批评话语的降维打击。(乘着巴赫金、福柯、詹姆逊、拉康……等人的超级顺风车。)也许这本书才真正引我入文学批评的大门。参考书目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