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圣奥古斯丁
读书评论:
-
真红10-04第一章写的极好 后面一般
-
drowser08-07翻译很不错。第二部分编者的解释读起来像nonsense,文字比阿伦特本人还飘忽。
-
鴉片馬克思06-13奥古斯丁写道:「谁渴求在他自身之外的东西,谁就从自身中被放逐。」这种自失(self-1oss)产生于好奇,一种奇特地被世事吸引而忘我的「眼目情欲」。眼目情欲只想知道世上的事,其目的既非为了反思自身,也丝毫不是为了寻求任何别的愉悦。
-
单字一兔12-2712.27.21会饮之后重思爱情的第二部经典,某种程度上是接续了柏拉图将爱与政治参与接驳的思想,但尽管把奥古斯丁解读为存在主义者,阿伦特的存在依然过于庞大,邻人之爱爱不具体的具体的人,还是后期思想更令人感兴趣。
-
一张03-02以现象学的方式对奥古斯丁进行诠释,问题在于奥古斯丁不同的“爱”之间的张力。爱是一种渴求,是指向被渴望之物的意向性活动,对象也决定了爱的种类。贪爱是对世界被造物的爱,圣爱是对造物主的爱,因此人必须抵抗世界,并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意向作为永恒的造物主;而圣爱也会折返到爱者本身,因此爱者“自身成为一个问题”,从而引导爱者回忆自己的开端(引出人的“诞生性”),并且在开端处同样发现作为永恒的造物主,由此圣爱因其意向的、作为双重“之前”的造物主而成为永恒的、合适的爱,而记忆作为将过去和未来衔接的能力使得双重“之前”的发现得以可能。由此“邻人之爱”不是世界中的他人,而是在同为亚当后人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中(即同作为有罪的人)爱上帝所爱,这样的爱又引导他人朝向圣爱。最后返回世界的人们以其圣爱和邻人之爱建立新社会。
-
智术师09-11本书是汉娜·阿伦特在海德堡大学的博士论文,期望过高,内容一般。
-
梦野久作10-31行文易懂,翻译通篇流畅,给译者点赞,再说文本,我们如何理解圣爱,如何求得存有的至高福份,面对死亡,人不能不恐惧,回归本质的至高存有,归于有序,不是生命之内所能言的。在世期待让人对所有物充满了爱意不能割舍,天地荒漠是爱的,人的属世界也是爱的,贪婪与至高的爱是活着的人最高的祈愿,因为这就是爱的最爆裂的瞬间,即对于贪婪的最高,同时也是对至高存有的最强烈的期待。
-
爬行钢炮09-15阿伦特把奥古斯丁解释成了一个现象学者、一个存在主义思想家,一个为“世上的人”寻找意义(那便是“永恒”,那便要通过“爱”)的行动者,这一点很特别。阿伦特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尤其是“诞生性”,它串联起生与死、“尚未”和“不再”,将世界解释为一个有待众人去发掘和爱的场所,为自己、邻人以及人类共同体的融合提供可能。这番解读,和她的犹太人身份是不是也有些关系?
-
非虛構08-031、上帝仍然允許人有作惡的自由。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善的,然而是易變的,因為從無中被創造之物是絕對依賴於上帝的。一切事物都循存在而逐漸變化,對立的兩極是為了增進宇宙的完美。正是伴隨著創造行動,時間得以開端,因為時間意味著運動和變化,而這一切都不適用於上帝。2、雖然上帝知道人在自由時會做什麼,也知道為把每一項惡最後都變為更大的善,他需要做些什麼。正是把所有時間都看作現在,每個人身上表現的惡才是可救贖的。一切都在為上帝的宇宙整體添磚加瓦,甚至罪人們都在美化著世界。3、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的集合,是為對他們所愛的對象的認同結合在一起的。歷史自始至終是以兩種愛的形式而劃分為兩個城邦,愛自己乃至蔑視上帝的人間之城,愛上帝乃至蔑視自己的上帝之城,在最初的祖先中,該隱屬於人間之城,而亞伯屬於上帝之城。
-
illusion08-07新天新地是不是改天换地,是一个应该保存的问题。
-
一只大鱼08-28对奥古斯丁进行了一次世俗化的解读,回答爱上帝,何以会爱邻人的问题。从贪爱到圣爱,都是欲求的结构,似乎没有邻人的位置,出路在第三部分的信仰社群,一种一起生活、彼此给予的世俗共同体。#需重读#
-
胡桑10-13阿伦特版奥古斯丁,发展了奥古斯丁的现代性,爱欲成为通向上帝的道路,却成为了人成就自身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