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读书评论:
  • MollyOrchard
    09-15
    这版设计很棒。读到最末居然渐感哀愁,后劲很足的哀愁。每个人皆囿于可怜且无可奈何无力挣脱的人生,等待等不到的人,遗忘过去并且无法把握未来。厄运会骤然降临,肉体的苦难和精神的苦难总之都难以承受,而我们唯有一边目送他人的厄运一边麻木地在自身的厄运中揪住莫须有的希望。把最后的萝卜给我吧。
  • 小城
    08-30
    太虚无主义了,你们不应该等待戈多,你们应该杀死戈多,不然会永远困在这个西西弗斯式的迷宫里,死亡才是解脱。“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死了,埋进了坟墓。”“或许吧,但在这一切中,有什么东西是真的?”
  • 胡晓晨
    01-09
    荒诞派戏剧必读的经典之作。日复一日的无意义,生活本来就是一片荒芜,醒来之后机械的重复,一切止步不前。这就是后现代主义作品里惯用的主题——人类的精神世界已然一片荒原。
  • 追风的Meow
    11-29
    旁观者看似荒唐可笑,但当事者已深陷其中。戈多存不存在无需证明,事实如何也无需求证。到后现代,或许存在的标志已经变成了“我相信,故我在”。
  • 柴可夫活基
    05-12
    啊哈,他俩实在等我,今日得以晤面。
  • cape
    08-12
    一个晚上就翻完了,先赞美一下这版纯黑像丝质一般手感的封面,太精致了。第一次看这种舞台剧式的故事,不难读,又是一部对抗虚无的探索,他们等待的并不是戈多
  • 李避蛮
    02-08
    在贝克特富有象征意义的语汇当中,“戈多”实际上可以是任意一种东西,他并非作为“戈多先生”这个人存在,而是一个虚妄的遥指,一个偶像化又空无的目标。在操纵人物荒诞行径的同时,他又利用种种戏剧技巧,例如无意义重复、夸张独白、接替咏唱,使人物流露出机械化的特质,也暗示了贫乏与孤独。《等待戈多》中的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打破无聊的一种尝试,纵然它们自身便蕴含着无聊。同时,贝克特在其中不断地颠倒事实,玩弄词语,用反覆无常对记忆的牢固进行挑战。在其中,他埋入了灰色的暴力因素,嘲讽了人性中的黑暗面——戈多掌控两个流浪汉,波卓掌控幸运儿,这种无根由的不平等显示出专制和冷酷,而被控者的懦弱则全然是驯服。二人无目的的等待、反复的遗忘、漫长的焦灼令人想起尼采的永恒轮回,甚至找不到一个破解的手段,就像我们的生存。
  • 半个半个
    02-22
    妙极了!!!我爱这本书要从中学课本开始,那时候什么也不懂,看到一个选段就莫名其妙的被迷住了,那种很难说清道明的吸引力,如今看了全文更没有失望。没有意义却默认要做的,度过的却没有其他人见证存在的时间,不如我们在这里吊死吧?明天好了,明天如果戈多也没来,我们就带一根好一点的绳子来。
  • 风寒如雪
    02-11
    既然今天是昨天的重复,那明天又有什么到来的价值。
  • teavulpes
    07-19
    6.20 一开始我以为你们贝克特写剧本是比写随笔有条理多了→直到幸运儿开始说话
  • 海蒙
    09-21
    是它的抽象意义吸引我又读了一遍。无知愚蠢的人在绝望而又无奈地等待上帝的拯救。最后,只有树上长出了几片叶子。
  • Alain
    08-23
    第二幕开始不久,爱斯特拉贡在弗拉第米尔对于昨天(即第一幕)的追问下变得愤怒,他认不清记忆里发生过的事情,他说:“有什么东西还可以认出来呢?我他妈的一辈子在沙漠中央滚来滚去,而你却要我辨别细微的色彩!”看似荒诞的失忆,急速放大了生活的真相,即生存本身无异于在沙漠中辨别色彩。他们认出来了加缪所言的“这”吗?私以为答案是模糊的,他们处于混沌的中间状态,隐约感知到“这”(两人最后都说“走吧”),但又在逃避(“他们并没有动”),因此不同于幸福的西西弗,戈戈和迪迪的自我意识尚未全然清醒,尽管同样是显像的荒谬,这种日复一日的原地打转(命运的惩罚)和西西弗推石头(积极的反抗)是不一样的。另外,亲密得如同同性伴的戈戈和迪迪也可以看做一体双生、互为镜像的一对角色,这种对称性角色也常见于赫尔曼·黑塞的小说作品中。
  • 虫虫
    11-22
    晚上没有睡意拿出来回顾了一遍,对于这样的作品,过度解读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贝克特从始至终拒绝指明戈多的含义,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他关注的从来都只是整个世界的虚无,是对戏剧前进方向的探索,突然又对存在主义感兴趣了,准备明天读加缪。
  • 罔两
    09-03
    一个译本上译到“人们都是没知识的混蛋,像猴儿一样见什么学什么”,对照了这个译本,上面写的是“人们都是傻瓜蛋”。/ 对幸运儿的命名有些疑惑,查了一下,贝克特说:“我认为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已经无所期待”,豁然开朗。/ 戈多就是个符号,它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不是任何人,在心灵缺失的当下,戈多只是个寄托,可以被赋予任何的含义,而我们一旦坚信了这个被赋予的意义后,我们就沉迷其中,就像真的有那么回事呢。幻想家的幻想,西西弗斯的巨石。
  • 一夜星河煮水
    10-15
    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笑也一样。如此,我们就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坏话了,它并不比以往的时代更糟糕。
  • 孟冬
    11-10
    戏剧通常只有在被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作品本身的活力。可在等待戈多,这种理解被取消了,这部剧怎么看都很难读下去。读者不再被传统戏剧所有的氛围笼罩,即受情节吸引猛烈地跳出自身,剧中人物也不再担负传统的清晰的角色,他们身份模糊,这就造成即便对戏剧耳熟能详也无法参与进去。这正是本剧的价值
  • 罗林桑德
    07-24
    第一幕呈现混沌,第二幕思考混沌,越到后面文字越凝练、主题越升华,直至坍塌成为奇点。意象埋藏伏笔,牵扯文化隐喻,等待与读者间的心领神会。贝克特做得比所有后现代大师更为彻底,将时间线揉成一团丢到了舞台上,任其纠缠,由此暗示的非线性时空预示了疯狂与虚无的宿命,此形式前所未见,非常神奇。
  • 杨多荤
    09-28
    咱们走吧。(他们并没有动)
  • 鹿鸣
    11-10
    每天等一遍黄昏的戈多,就像西西弗每天推一遍石头,戈多总是缺席,石头总是滚下,然后一切再来一遍。存在主义杀死了终极的希望。弗拉第米尔说“最可怕的是思索。”思索让人认清生活的真相,然后再也无法热爱生活。所以,不思考“存在”并满怀希望的人,反倒有他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