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遗民

读书评论:
  • zun
    07-22
    聪明的写作,两三篇迷人
  • thezxz
    10-11
    故事有好有坏,我觉得刘宇昆写作最大问题是太多地方都只是用纯对话来推动了
  • StarKnight
    09-15
    微信读书读完。非常精彩的自选集。最喜欢的故事是“单比特错误(Single-Bit Error)”
  • 风满蜃气楼
    09-11
    4.5吧,看了大部分,故事和翻译都很好。科技发展的尽头真的只是“存在”不断接近永生、全能与无意义吗?绝望与希望,执念与释然。
  • 漱石斋主
    09-26
    可能是当年那篇手中纸心中爱有些令人失望,以为不过是借助政治正确而出名的华裔作家。这次选集读下来,关于思维、永生等问题的探讨着实精彩。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爱与科学最好的结合,至少是以我能接受的方式
  • 慕明
    05-03
    其实是4星吧,个人认为最好的几篇么有选,不过可以看得出小刘用六部曲打造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世界观,篇目的完成度也都有,还是很不错的
  • 白衣卿相
    03-10
    绝大多数从前看过,复习一遍后感觉收获还是蛮多的。在过分强调创意的科幻创作中,刘宇昆绝对是个异类,抛开很多刻板的条条框框,用各种方式去讲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写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 劈头士》睁木
    12-13
    已购。刘宇昆是底色温柔的科幻小说家,作为读者的我格外钟情于这点,读他的小说时能读到爱与希望,有时读完心中刺痛,却又觉治愈。这本中的多数篇目以前出版过,但这个版本统一由耿辉翻译,也算是新译本了吧,比如以前《手中纸,心中爱》这个意译就还原为了《折纸动物园》,此次重读依然泪目。。。还有《人在旅途》这篇写到了飞艇,是我自己也想写的飞行器,可做参考~~四星是因为这些选文依然比不上他的那本《思维的形状》和《杀敌算法》。。。
  • 刘康康
    02-17
    大多数故事都像是《黑镜》里的二流故事,整体还是缺乏想象力,比如《天堂战争》,最后变成了黑客战,没有给读者带来真正的震撼感。个人比较喜欢的两篇,是《结绳记事》和《生活的负担》,前者是让古老文明与前沿科学进行了一次对话,后者那种黑色幽默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 A-sun*
    01-07
    大部分短篇都喜欢,其中《折纸动物园》、《结绳记事》、《迦太基玫瑰》大概是以后在某一个时刻会再次击中我的故事。
  • 落草
    09-06
    可能头脑过于“文科”,一直对科幻无感,最近一方面由于好朋友强烈安利她的男神刘宇昆,另一方面好奇于这位让中国科普走向世界殿堂的译者,在通勤路上读起了这本《奇点遗民》。意外的好读,在那些我看不太明白的专业词汇之间,充满了想象力和情感,第一次发现原来科幻离人情和生活如此之近。
  • 神威
    07-07
    休憩200th,今年这就两百了,修行才15,略茫然,阅读状况果然没有好起来,持续忙碌,持续碎片化,持续过劳精神衰弱的夜晚阅读。争取早点退休来改变这一点吧。刘宇昆向来是三分之一为探索新知而献身,三分之一伪科幻真人文,三分之一抖机灵的小点子。前三分之一已经让我严重审美疲劳,中三分之一让我明白为何郝景芳和他关系好,他这么写还真写不过郝景芳,后三分之一有点意思,如猴子敲打字机,已相当的冯内古特了
  • Daisy Li
    10-12
    刘宇昆的几乎所有短篇小说都拥有近似的指向:科技无法必然地推演出文明,爱与良善才能解决一切。
  • 赫恩曼尼
    11-14
    作为文科生,啃完了Ken Liu的这22篇科幻小说,最大感受是:啃刘对于科技、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思想的制衡关系思考非常透彻。尤其喜欢其中《奇点遗民》《真正的艺术家》《造访》《完美匹配》四篇。虽然科幻小说家不喜欢被称作预言家,但隐约感觉,未来非常有可能就在这些预测之中。
  • 大宝法王小海君
    08-10
    初读科幻小说就遇上刘宇昆,这是我的幸运,也是科幻小说的幸运。情节弱而思考强,深刻的追问,逼得我来不及看完就问自己,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怎样选择?我真的不知道。
  • 蚌壳星人
    09-28
    我咬了一口乔纳森苹果,让那种奇妙的酸味涌遍全身。
  • Weixi
    11-29
    有些失望。《奇点遗民》里的故事,时代感太强反而是缺陷。这些故事都在讨论意识上传、人工智能、数字化生命等。总之主题都是近些年的科技热点。不是说不能写这些热点,而是不能只写这些热点。如果一个科幻作家,他的思维、想象和文字只能跟时代同步,而不能跳脱出时代,创造出不过时的作品,那就不能称其为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六七十年代的科幻作品都在写探索广袤的宇宙,太空歌剧盛行,这样的作品现在看来难免过时。二十一世纪的科幻作品集中关注AI,难道不也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