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读书评论:
  • JZ读书
    10-17
    不愧为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非常好读。
  • 维参
    10-16
    本杰明·莫泽是通过这样一条途径进入桑塔格的:客体与客体隐喻之间是什么关系?《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的怪异和独特之处,就在于这个关系有着好几个侧面,就好像一个身体上长出了好几副面孔,它们互相缠绕着构成了一组埃舍尔阶梯。从《反对阐释》到《疾病的隐喻》,桑塔格也许意识到隐喻-阐释才是人类真实的存在方式。顺从或反对、接受或抗拒,都是一场世界之间叠合纠缠的表演:在那里许多个人的身体与精神、人类语言、文学、思想的历史和渊源彼此玩闹不休。
  • Berlinka
    10-13
    一本可以与《智性与激情》齐头并进阅读的桑塔格传记,必须坦诚地说,在深入桑塔格的内核并试图阐释她、总结她这方面,这本完成得更出色。贝阿特丽丝是文化史家的写法,莫泽则是一个作家的写法。非常棒。
  • 往来山人
    10-13
    是天才,也是普通人。有很多关于苏珊的(“不堪的”)鲜为人知的往事,所以反而把她从“神坛”拉到了离读者更近的距离。她也并非完美无缺之人,这种真实感、强劲与脆弱,高傲与卑微的复杂性集合在一个人身上。一直以来,对母子关系并没有那么关注(我更关心对母女关系的讲述),但是苏珊和戴维之间的关系却是我阅读中的一个兴趣所在,苏珊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复刻了母亲,而不了解个中复杂微妙的,或许会羡慕戴维,毕竟是明星的母亲,与从小的文学熏陶。看的时候正值《成为女性主义者有什么用》一文大火之时(这篇文章让我很不舒适),再看苏珊的生活,我并非不喜欢母子关系的叙述,而是讨厌那种在教育过程中刻意的自我感动。
  • 之暾
    10-24
    毫不枯燥的大部头;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翻开了这本书,仿佛无心间闯进了现世界桃花源。“生活就是如此。故事让它保持原样,不会被遗忘。”迷人之处在于看到了一种从未想象过的成长路径,而走过了那看似脱线的轨迹后的人,却又冷静、犀利却不令人觉得望而生畏。
  • E.
    10-29
    “她还告诫人们不要神秘化照片和肖像——包括传记作家笔下的那些人物肖像”
  • 高山流水
    10-26
    个性的一生,随时伴随时代发声,开放和反思的世界主义,抱定追寻语言背后的世界。不消停、能折腾、敢尝试,心理问题很严重。
  • 格瓦拉
    10-25
    这是一部更加私密的桑塔格传。那个作为妻子、恋人、母亲和患者的桑塔格,她有癫狂又有柔软,她有独裁式的决断又有摘掉面具的坦陈。它详细缕清了桑塔格的感情线索,同性爱人以及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的短暂恋情,其实也不算短,长达一年。甚至涉及桑塔格大学时发生性关系的人数个数。但这些都是构成个人生活的日常,并不猥琐或下流。这是从作家角度写一个文化旗手的传记。无愧于普利策奖的殊荣。
  • 麦子
    10-07
    2022年10月1日于万圣书园。
  • 胡伍玄
    10-05
    2020年读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觉得那是特别适合在疫情中阅读的书,让我们在艰难时刻回望令人振奋的人类精神,获得力量。谁承想,近三年后疫情还在。这本桑塔格传是部门今年推出的重磅之作,同类传记中的翘楚,也是另一本值得在此时阅读的书:传主与茨威格笔下的那些人虽是不同时空中的星辰,光芒同样耀眼。编辑的文案中有句话:“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阅读桑塔格这部传记,让她得以继续无所顾忌地活着。”——也是让我们得以无所顾忌地活着。
  • lieerli
    11-30
    以丰富的文摘、书信以及口述为基础,出色地把所有材料加以诠释和组织来重现了一个自我成就的天生明星般的苏珊桑塔格,尤其突出了她作为苏珊和作为桑塔格的两面性,强大与脆弱的共生,复杂个性和杰出才华带来的盛誉和争议都令人目不转睛。这本书不仅是她的人生故事回溯,更重要是的对她的主要作品的分析和阐释;不光是认同,也有对她观点的挑战和质疑。这本传记就是一条了解桑塔格的捷径,风景优美的那种。
  • Ehdn~
    11-25
    果然是部宏大的传,通过大量苏珊认识的人物描述眼中的她,很多运用精分去分析,这十分八卦体了。苏珊也是个矛盾体,拒绝平庸,一直坚持学习,阅读,苦行僧般严格要求自己。有很多朋友,却极度缺乏安全感,“一个觉得没人爱自己而深感绝望的人会赶走或贬低那些试图爱她的人”,朋友很多,亲密无间的激情很快消退,这种人际关系也是她出于一种自我防御(保护)。她羡慕嘉宝,并渴望成为她那样的人,对出柜的态度勇敢承认,是种巨大勇气和坦率,“艺术和隐喻并不能让其他人的体验完全相同,它们只能让其他人变得可以想象。一个人无须变成另一个人或拥有完全相同的经历,才能想象那个人的生活,不然也谈不上共情能力了。(以前没注意到苏珊还参与了伍迪的 《西力传》。苏珊最后安排葬礼播放音乐的仪式感,以及保护情人名字隐私细节,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规划
  • 通灵顽石
    11-25
    “她展示了如何以过去古人的成就为根基,同时又完全融入自己所处的时代。她对艺术、对美彰显出无穷无尽的钦佩——而对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庸俗则表现出无穷无尽的蔑视。她以不畏惧男性思想家且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如此的形象给一代又一代女性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代表了自我完善——让自己成为比所期望的更伟大的人。她象征着涉猎广泛但又不落过分专业化或太业余窠臼的那类作家。她代表了一种希望,希望美国是一个宽容、多元化的国家,毫无沙文主义地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她代表了艺术家的社会角色,展示了艺术家如何反抗政治暴政。在这个被冷漠和残酷包围的世界里,她却对文化的永恒抱有希望。”
  • 西西Cissy
    11-19
    一个立体的桑塔格,一个毁誉参半的桑塔格~一个不再是女神的桑塔格~作者大量地采访了和桑塔格相关的人物,他们和传主的关系或远或近,能看出作者的力求客观;丰富的图片和附录的图片版权也都细致到位。当然,还引用了不少桑塔格自己的作品,就这些引用的文字来看,黄灿然的译本胜出,让人更想作为后续阅读。
  • 欢乐分裂
    03-23
    可怕的传记——详尽的资料收集和人数庞大的采访,细节到略有窥视感,繁复到眼花缭乱,无论是了解桑塔格生平和作品,还是仰视“人人都是好朋友却谁也不了解谁的顶级圈子”,都有一种被抛入顶流文化层的失语,“桑塔格王朝”的人际网过于精彩,随便单拎一段都够吸睛。母亲几乎是笼罩她终生的阴影,以“最深刻的体验是对冷漠的体验”为准则,将受N模式套用到大部分人际关系中,也造成她复杂多维的性格,并不避讳其暴躁、逃避、怯懦、刻薄、不负责任,然而同时又是充满正义和激情、富于智识和审美、有社会使命的担当,尽显知识分子风骨;她深信“美学是伦理学之母”,因而“把世界视为一种审美现象”,对政治和现代性的认识在进阶路上一度被诟;她热爱电影和小说甚至超过评论/文论,即使可能高估了自身叙事力和影像力,怀揣严肃认真去做“高贵”的人。
  • 思郁
    09-28
    借助于桑塔格的私人档案和大量的采访实录,这本书树立起来的桑塔格的形象更加的错综复杂,立体多变,丰富迷人。有时候,甚至感觉到传记作者对传主的探究过于私密深入,甚至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但是遇到这样的传记作家,大概也是幸运的,因为桑塔格的一生宁愿极端也不要平庸,宁要一鸣惊人,也不要默默无闻,通过一本传记,证明她是可以传世的,正是说明她的一生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 malingcat
    11-19
    阐释苏珊·桑塔格。本书作者为桑塔格做了精神分析,有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倾向(作者未用这个词),包括:唯恐被抛弃,先下手为强抛弃那些有可能抛弃的人;没有安全感,需要生活在他人的肯定中;自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此把一个个恋人变成了父母;乔装,表演,缺乏幽默感,过于认真,有时候对于身边人十分糟糕。作者提示我们,桑塔格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强悍的昂首阔步的独行客,另一个则是自我怀疑的咬着指甲的怯懦者。不过,我更认同传记的另一半:“疯狂的人=杰出+燃烧的人”、“作家应该是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的先驱”,她以每天工作16小时,每周工作7天的强度过着智识生活,在重大事件中表明政治立场,视庸俗为仇寇。作为普通人的苏珊也许不被人喜爱,作为知识分子“隐喻”的桑塔格则光芒万丈。本书用在桑塔格作品上的篇幅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