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美
读书评论:
-
光昕04-17一篇无法在权威核心上发表的长篇研究论文,但足够精彩。分析马拉美之难和为何难?并不降低难度,也不增魅,而是把橘子瓣掰开了。感觉比布朗肖在论述上清晰些。他们都爱从塞壬的形象谈起,音乐填满了神遁后的脚印。“作为思想的诗歌”一节缝补了我许多困惑。附录有“马拉美诗文选”,少即是多。
-
沙砾于飞03-093月5日:刚刚送到,开本好小。3月9日读毕,翻译语感很好,传达出了朗西埃诗论的诗性。葛译马拉美诗其实并不佳,不知译者为何过誉(或是隐晦地比较?)
-
羊以11-13写得很好看。如果基准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面那一章说理念消亡之后,取代模型的是事件,是瞬间,一种波德莱尔的取向。而后一章又说音乐是理念的精神化形式,它的抽象性把美学转变为宗教,是否又重新返回了他在之前声称取消的东西?直到另一章他以舞蹈作为新的切入点,直接进入了黑格尔的问题
-
穸苑花深无地10-27郎西埃的解读可以,比如提出为什么马拉美难懂,纠正人们对象征主义的偏见,但是真正落实到书中马拉美诗歌节选,读起来确实生涩乏味,不知道原文如何。
-
牟仃04-03十几年前就读过马拉美的诗歌,不知道他在现代派诗歌中的地位如此高。最早知道是因为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改编自马拉美的的诗歌,后来才买到《马拉美诗全集》。法国的艺术界真是边缘艺术的集合体,从印象派绘画到印象派音乐再到印象派诗歌,她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此密切。其实,马拉美的诗句渗透了哲学终极观念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存在与虚无、历史与现实等等,不过都是用独特的奇崛的意象——暗喻来投射自己的遐想和遥望,试图以诗歌来替代宗教或成为新的宗教,如同威廉·布莱尔一样,建立自己的耶路撒冷,自己的利伯恒。诗歌是沉默的音乐,在此演奏中,词语超越自身,通过“飞跃的倾斜运动将美德赋予词语”,词语之间互相映照反光,分享彼此存在的光亮。马拉美使自己的诗集和文论成为“大写的书”,这种书是“独自出发的:做,存在。……”存在之书
-
Lumen4409-16四章,前二章是塞壬,第三章关乎政治,末章是马拉美。前二章是具体的赏析动作,可称亮点,但不甚得我心,灵巧,漂亮,一番迂回功夫后可以抵达准确——典型的法式风格,反而攫取了阅读注意力,使得标题的“政治”似乎化为“泡沫”。心生失望之际,第三章对马拉美时代精神危机的探讨开始具备锤击的力度。塞壬章已通过邀请这位游移的人鱼诗魂,说明她的行动使一种去装饰的诗歌尖锐意识得以存在,以此澄清,马拉美不是神秘,只是难懂,然而为艺术而艺术这种幽暗的论调并不符实。政治章让我明白,作者为的是反驳一种貌似深刻的浅薄,以进一步说明,马拉美是及物的。果然末章,作者抵达了悖论结构:诗人必须将远离公共舞台当做自己的公共职能、诗歌追求的是对理念的反摹仿的摹仿——一种新的摹仿观:不复为再现,却仍具备摹仿性,此摹仿的对岸物是:原初真实。
-
一只大鱼04-09马拉美提供了一种诗学的政治,若隐若现的塞壬是虚构行动和悬止的事件。连接与分割无限和空无,诗成了新的宗教,它将打破所有神性的规则。“在即将到来的世纪听得……新诗人的承诺:在杀掉诗人之前,特别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来歌唱权利或力量的战争,歌唱新人或被赋予身份的人民,歌唱机器和共同体的荣耀……”
-
彼得潘耶夫斯基11-23神祇并不诞生于人类在自然现象威胁面前感受到的惊奇和恐惧,而是诞生于讲述惊奇和恐惧的语言。
-
把噗10-27不深,但语言和展开实在漂亮。
-
砂丁12-30最后你会发现法国当代思想的弄潮儿们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意思,一种核心的阐释架构,一种被隐喻为轨迹、泡沫、波浪、面孔、塞壬的歌音、无内容之形式之类的生成性质素,然后这种思维路径被同时代人无所节制地用于诗歌批评之中,也就索然无味了。
-
坦克手贝吉塔07-27所有解读马拉美的文章都比马拉美好懂
-
人之初09-28朗西埃的诗歌分析写得好。虽然文气飘忽,但是事实上又很有依据,建立在对诗歌结构的深度理解之上。这种对细节深度理解的可能,又来自于对宏观问题的关切。相形之下,匠气的专家,务于精熟,苦读一生,难得其妙。然而话说回来,入马拉美还是不要认朗西埃作领路人,而是要期许在探索之路上同朗西埃的读法擦肩而过。
-
Alain02-20朗西埃避开了神秘主义(文本地表下深埋意义)和唯美主义(自闭的不及物言说)的传统陷阱,为马拉美的晦涩正名:“等同于某种无能和黑暗经验的真实性”。再现自然的可资摹仿的模型消失了,在对人工的崇拜中垂死的太阳散落成金子般的粉尘在上升,作为使得人类精神与神话分离并投射出自己光芒的回归词语纯化力量的新的虚构在事件-形象的潜在性中划出稍纵即逝的移动轨迹,象征性隐喻展开并折合了其间的和谐,诗歌乃最终指向扇子展开又收拢为褶皱的无限的显像游戏(它不会飨足时代的黄金幻兽那宏伟的洞),拒绝摹仿任何模型却画出了令自身显现的理念的运动,“令空间的沉默的永恒成为了一个世界”。
-
叟咬叟08-04尽管并非神秘主义,也非布朗肖式的绝对写作,是“景致而非幻象”,马拉美的诗学依然艰难与气闷。难在给出了假设,而不是模糊,马拉美是清晰的。诗歌必须是音乐,甩开了隐喻、表达、戏剧,它是未来的宗教,宁愿牺牲言说以扫除平庸,达到神圣,然而本身是矛盾的难题;每一次,它都必须突破所有形式,力证自身就是文学,就是神圣,而这神圣不存在任何化身...另,译注所提供葛雷翻译的版本,几乎完全是另一首诗(・Д・)ノ
-
咸鹅08-18把马拉美从庸俗的神秘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式解读里解放出来了,指明塞壬般的诗歌所预示的未来的庆典,这种解读策略吻合于朗西埃的思想框架,分析诗歌的部分相当精彩。
-
陆钓雪de飘飘09-22如果说书籍“反对粗暴空间”,维护“一种独立存在的无限又私密的折合的敏感性”,那不是为了满足唯美主义者的某种精英主义。这有所保留的“敏感性”是褶皱,它令空间的“修道院式的永恒”成为一个对人类共同体来说可居住的世界。因此,应该好好理解艺术家和作品的孤独指令。
-
海生花05-26我又得到一个绿色的封面
-
孟冬03-10塞壬是荷马史诗虚构出来的生物,她们的歌声具有欺骗迷惑的力量,如果水手不想办法避免听到塞壬的歌声,就会被这歌声拖入深渊。马拉美把她们变成了诗歌本身的象征,变成了歌声的力量。这歌声在同一时间既能被听到,又能沉默。像伊纪杜尔所隐喻的:思想在实现自身的同时也在自我熄灭,也是马拉美别的诗作中表现的思想瞬间性的跌落:从高空跌入大海。在马拉美,诗歌是拥有某个转瞬即逝的动作的瞬间性,它受到塞壬的诱惑,塞壬不再是虚构出来的骗人的生物,而是穿行在他的作品中的幽灵。写作者的精神投射在空间中画出自身轨迹,在一页页纸张中划出舞步,成为诗,马拉美的诗像为精神提供了舞台。而书是精神的显现,朗西埃从马拉美的写作中得出:书超越作品,它是理念的喷涌,精神的闪电,这闪电在词语倾泻到纸张上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重现。(好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