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与写作艺术
读书评论:
-
Sternhaufen05-29此书与其说提供了一种方法,不如说提供了某一个理解和书写的背景、底色、视野。这一点倒是无需遮掩。
-
年方十八发如雪10-06一篇短序和五篇文章,无比费解。顺着作者的显白教诲,这是一部讨论哲学与政治之一般关系的著作。但是,奥斯维辛这一对犹太人的当代迫害似乎才是他试图刻意去回应的主题。很多地方没看懂。另外,施派流行于国内多年,但对这部艰涩小书,我们却一直只是些“漫不经心”的读者。
-
济贫院长正太喵12-18犹太人不懂哇,不过对理解《神学政治论》挺有帮助,期待《宗教批判》
-
旻旻09-19显白写作和隐微写作的区分实际上是对哲人在政治共同体中生活方式在写作上的集中体现。单纯的哲人生活方式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即“接受理性法,反对理性诫命”,理性法乃非强制性之法,旨在调节人的灵魂和态度,哈列维看到理性法的相对性和对接受者的高标准道德要求,因而拒斥这种生活方式在政治团体中的运用。哲人如果不采取和城邦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将会引来死亡或者城邦毁灭等悲剧后果。显白写作于是浮上水面,或许将其可以理解为一种哲人对城邦适应后的生活方式的隐喻。因此这对现代阅读方法提出挑战:必须采取字里行间阅读法来破译呈现给大众意见的显白写作后的隐微含义,历史主义的阅读方式以及其蕴含的启蒙平等观念不过是对哲人真实含义的掩埋。这种阅读方式具有政治意义:恢复启蒙前赞同人的自然差异的整全秩序,而非意见占据统治地位的现代平等
-
丧钟为谁而鸣04-07本书恰如其所言:“出自一个负责任、受尊敬的人之口,尤其是出自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之口,其真理性在道德上就是确然无疑的。”施特劳斯把一种普遍性的现象矫饰一番陈述一遍,“名著”就诞生了。
-
cl.01-28古典的著作,不是巨人的肩膀,是巨人。
-
烟03-03虽然是小书,但难度不一般啊。。。前面两篇还好。。后面开始郁闷。。中世纪犹太哲学背景知识不够啊
-
yy19_thick07-13不诚实是特殊人的特权
-
凝碧11-24施特劳斯指明“隐微写作”的实现依靠着两条公理:有思想的人是细心且善良的读者;迫害不超越法律程序。而这两点公理在“文革中”无法成立,第一条的反例就是姚文元尖锐地捕捉到了宗璞在《红豆》中要与主流意识形态对立的“小资产阶级”情感。第二条反例则是“文革”中法制已荡然无存,所以迫害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从哲学社会学观点来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即前者的启示神学相比于后者的神圣教义的律法解释与哲学关联更密切,因而基督教社会中哲学的合理存在也使监督合理化;法拉比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社会与雅典相同,都对哲学充满着敌意,因而他重视柏拉图的技艺以此解除哲学的社会危机。
-
恐龙抗狼09-21这是施特劳斯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达到成熟的里程碑著作,只能读读第二章,其他章节都要求事先阅读《神学政治论》《迷途指津》《卡扎尔人书》
-
孟冬01-26苏格拉底在《斐德若》里表达过对文字记录的厌恶,因为文字常被利用为一种修辞术不加选择地施用于大众。在施特劳斯这里,被定义为显白写作,这种文字处在前台,针对大众的理解力说话。而与此对立的隐微写作却是关于最重要的问题的哲学教诲,只能透过字里行间的隐喻被少数人理解,隐微的书因而只对少数人说话,从而将大众的理解力拒之门外,这少部分人是潜在成为哲人的青年。这部分人因思想自由、独立思考无法接受国家、政府倡导的观点而有受到迫害的危险,因此他们要么选择隐微写作,要么显白的写。智者与俗众间不可消灭的鸿沟,人和人之间的自然差异,让显白写作成为必然。可我还是很困惑,人的差异,人的类型区分,哲学的少数和非哲学的多数究竟是怎么成为必然的,就像我始终不懂上帝选出几千几万人应允他们天国的面包而放弃更多的人凭借的是什么?
-
大旗虎皮01-10文集,重点是《迫害与写作艺术》这篇,只要搞清楚什么是“隐微写作”,这书就值了。推给搞文学研究和政治哲学研究的人。无论如何,列奥·斯特劳斯都是学术界的时髦,买回来可以在开会的时候吹牛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