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

读书评论:
  • 玄珉
    11-11
    今年诺奖获得者代表作。一个法国女人的写意的一生。
  • lehshs
    10-07
    “我们去看《五点到七点的克菜奥》《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伯格曼,布努埃尔和意大利电影。”刘禹锡:“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她像是张爱玲杜拉斯赫塔米勒尤瑟纳尔伍尔夫普鲁斯特托尔斯泰契诃夫的混合体。尤瑟纳尔:悠悠岁月 亲亲如吾。无人称写作Weil和Blanchot:“亲历无关时刻,同它一道活着。”伊文思《雨》和从《五至七时的克莱奥》到《脸庞,村庄》呈递出瓦尔达的归途。故乡的别名明明是血地。新小说/新感觉派/象征/意识流/的语言通过媒介-图像来观照到自身。脑海里不自觉冒出张爱玲黄碧云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契诃夫 杜拉斯的谱系。其实我觉得今年的含金量很高,切到爱欲政治,她肯定熟读佛洛依德和伯格曼。发现我的想法和她靠的好近,我最近写东西的方式也是如此吉光片羽
  • 抖不抖兜兜
    11-10
    这是一部个人史。由己及人、由己及史。你可以看出她对人类的这种关切完全来源于她自己的尺度。她试图完成的,是将个人的全部经验和感受在一个时代或跨时代放映必然激起的共鸣。这种共鸣在文学里通常是无意识完成的,而她有意如此。如果说大量的事物、人名的名词是有意挑选试图以此来唤起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我宁可相信相反的,基于记忆有限且骤急消逝,必然要去爬梳已经过去很久的、发生过的一切,通过她无意经历的一切来唤醒自己沉睡的记忆和想象。这完全是私人的。她用她看作斗争的她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接受了自己备受摧残的面容。生命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个人经验完全适应了这种轨迹。人类最后面对的那种没有节制的无限令人惊讶,在今时和彼时拥有的一切意识、行为和感受的积累,直到积累逝去,直到一无所有。我们什么也无法带走。
  • 巴喆
    11-09
    获奖的第一时间某网下单。在长篇小说中不算长,但读起来费劲。形式上最为引起注目的应该是“无人称代词”的自传性写法,长句子绕来绕去,非常拗口。因为没有全格主语,读起来全是跳脱的,充满广域性记录。思绪是缥缈的离散的碎片,而且是割裂的弱情节,就像是在回忆一张张模糊的照片,或是一部日常生活片琐屑细节的编年史。中意名《悠悠岁月》可谓贴切。
  • 赤壁
    01-03
    初读觉得会是像发微博那样,在时间线上拼凑起印象碎片,越读到后面才慢慢构建起整体的感觉,也是越到后面(越接近写作时的她),才有更多内心思考记录。“沉浸于日常生活时,反而有了不现实的感觉”。关注政治。
  • 夜猫子
    11-10
    女性的觉醒,妥协,反抗。翻译非常拗口
  • 诗凛
    02-07
    非常喜欢,喜欢是因为很像一些豆瓣友邻的广播集锦(误
  • 跑路的兔子
    03-20
    书是好书,不过在中大陆肯定没市场,法国人的集体记忆,看了很有启发,搁了很多年的一个草稿得以再次动笔,不过装帧真是太糙了……
  • 不悔
    10-15
    很好玩的形式,中国也得有人这么记录那些过去
  • 桑田巫
    11-16
    有种颓废和绝望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