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经野之道

读书评论:
  • 懒风
    10-29
    哇喔。终于稍辟门径。没有高清大图相配,现在看来未免遗憾……
  • 崇子
    02-06
    读完之后对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分封制、郡县制由来、演变都有了大致印象。如果书中针对各案例能够有清晰的图示就好了,挺多案例分析都看得心中没概念。(当然,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作者的问题…..)
  • 谢二
    02-23
    以政治学、地理学、历史学的方法重新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史,论述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脉络,更解释了演变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此书厘清了学科的一些基础概念,归纳出几条重要规矩。结构上回翔往复,不免于些许重复,但各有侧重。
  • Deenoir
    02-10
    层级(上权)/幅域(人口其他)/边界(形胜&犬牙),陋宋之后 皆亡于外 一种因素(文天祥叹)。地方二级之议 与秦-唐 及层级循环复败 略和。 若真自治则似乎已无必要。 封建 偶尔用法。 直辖市与普通市 (扩散)是新现象,城市经济。
  • 是隅隅呀
    03-14
    体者,划分也;经者,丈量也,体国经野,治理国家也,然先有家者,野欲独立而无路,后有朝者,国欲辖而失度也。若使野自治而国放权,则朝强而家富也,家富不达,野法不治,国无谋而朝愚策也。
  • 了妄唯真
    03-27
    《规模》《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 看书的人何必知
    04-01
    朴实可靠的通识小书。讲述了中国古代政区的变迁以及背后的因素。按照思路一层层、一代代、一遍遍地梳理,简要地点明推动政区变化的复杂因素。我从中收获到很多东西。政区的种种变化其实根本反应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大小,因此归根结底,“体国经野”的本质还是由政治主导,集权思想推动,让朝廷能够切实地掌握到不断变化的地方。其中最能体现在地图书上的,就是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原则。后者强调政区划分要符合山川走势,前者则要求政区划分得交错,以达到减少地方反叛的可能性。在古代中国的不断发展中,最终犬牙战胜了山川,将其囊括进来。
  • 密涅瓦的鹰头猫
    04-05
    论述沿革地理的基本问题,几无一字多余。前半本科普性质更强,第等变化和军管特殊政区两章尤见功力。央地关系和地方治理,恐怕才是中国政治亘古不变的首要问题。
  • 於沐
    06-07
    真的是把学问弄通透了,平实无玄虚
  • Gavagai
    02-08
    想打十颗星!篇篇是宏论,页页有洞见!论述复杂问题清澈如水!做笔记,会忍不住抄一大半书!
  • 不是瘟神的瘟
    07-04
    关于行政区划历史的典范之作,应该本科时看。很多观点在其它书里都陆陆续续看到过,现在完整看一遍,对中国行政区划有了更条理、清晰的认识。行政区划主要就是怎么解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者最后一章思考了怎么对现行制度进行了变革,主要就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实行合理的分权,作者提到“各种类型的分权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中央和省区的纵向分权于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尤为重要”,作者本书是在八十年代写就的,当时对整个制度的变革肯定抱有一定的期望,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化。现在看来某党还不是走的历来的老路子吗,改开只是巩固统治的手段嘛,你想要权,门都没有!
  • 山涛
    06-21
    能把书写得这样精简实在不容易,如此平易近人就更难。
  • 曹昂Hsiu
    05-27
    周先生的这本小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朝的制度史,总归跳不过“官制”与“结构”,两者又在条块关系之中相辅相成,中国自秦以来就幅员辽阔,几乎囊括了整个东亚农耕区,当点状的先秦封建体制在扩张中连成一片,安坐帝都的中央朝廷要将皇权渗透到帝国的每个角落,就不得不仔细规划地方行政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中央—地方”关系。对下进行必要的分权,也是中央集权的需求所在,只有强大的中央才有资格引领制度建设,而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名义上的朝廷只能含泪默认地方实力派的既有现实。当然,纵观历史上的制度革新,往往都夹杂着“形势比人强”的无可奈何,一如唐代不得不设立高层政区,非如此不能治理广阔的大唐,但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终埋葬大唐的,也曾经成就了大唐。
  • 凤翥野人
    11-16
    历史地理不错的入门书。
  • 按程序接吻
    03-24
    想把作者的书都看一遍
  • 五色全味
    06-27
    和《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對照,闡述了集權無法解決的困境與危機,和原地踏步的某種必然性
  • 3号线魔女
    03-07
    层次太多,则有梗阻之病;幅员太广,则有隔膜之虞;职权太尊,则有尾大之惧。大有大的难处,太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