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

读书评论:
  • 废人王亮
    04-05
    参考卡内蒂自传,当时的知识界确实有关注精神生活的时代氛围,这类杰作的诞生也算是水到渠成,放到当代,怕是没人这样写,也没有能力这样写了。
  • Mr. Curiosity
    07-17
    世界上最无聊的小说,之一
  • 麻麻睇
    06-16
    循着昆德拉的足迹,得以知晓穆齐尔。创作时期介于两次大战之间,奥地利又位于漩涡的中央,盘根交错的时事泥土浇灌出这朵文坛奇葩。于具体创作,汲取了俄国与德国文学养分,又大胆开创了以闭塞语境里的密集哲辩来填充小说的骨与血,可谓形与容并重。整部作品充斥着超长的复合从句,不仅佶屈聱牙,而且往往包含数度转换,实在是极其耗费心神。张荣昌老师或许是考虑到尽可能保留原著的形神,超长晦涩的译文断句也因此招致了胸闷气短的阅读体验的诟病。而在穆齐尔永无休止的注视之下,那些奥妙细微的情境一再遭遇代入与无法代入的难题。最终所有思想及语言被口水浸润湮没,化作时光之轮碾压而过的齑粉,萦绕在消散与烙印之间。
  • 圣洛伦佐
    01-27
    这译文读得能把人累死
  • mumu
    06-25
    读穆齐儿的感受就像拿着一根吸管在你的脑水里一直吹泡泡。
  • 扫把猪
    08-29
    中文译本读起来真的是糟透了。。。。真心没有任何办法读下去。。。看来只能错过这本突破传统的小说了。。。。
  • Di
    07-20
    很艰涩,但有味道,康德、卡尔维诺、黑塞 都有点像,译文忠实体现了德语读三行才见动词的特点
  • alain.proust
    12-10
    不仅是在文中数次提及尼采哲学,甚至从写作方式上完全采用了与尼采写作手法(哲学小说化)相反的倾向即小说哲学化,以“换句话说/也就是说”这类连词为轴的说明性句子比比皆是,严密、规整、冷漠得不近人情,然而与此同时却频繁使用意象跳脱的修辞(彩色大鸟翅膀间的距离、海蜗牛的神秘运气、牝牛的深邃目光、太阳照胃的舒服),既是对尼采哲学回归古希腊传统中的自然的呼应,也时刻证明自身作为文学的根本特质;在写信之外全为第三人称叙述,但我们却能听到隐含叙述者转述其所偷听到的乌尔里希、阿加特、莫斯布鲁格尔的伪内心独白,这难道不同样足以逼近乔伊斯对人类心灵的高超洞察吗?在乌尔里希回家路上我们听到,“按透视法缩短理智”这一永恒的叙事文学技巧已然失效,人们无法为混乱的生活编织进去“因为”和“所以”,那么永恒的道德究竟是什么?
  • 纵横字谜
    11-17
    请 不 要 在 胡 说 八 道 中 间 插 入 情 节
  • 食盐
    01-21
    这个翻译给我等着,我要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
  • 虫虫
    12-05
    大概是今年耗时最长的作品了,每次拿起来读都举步维艰,到五分之一处有一点欲罢不能的感觉,马上又被绵长的文字折磨得一干二净,翻译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乌尔里希是另一个维度上的局外人,他具有社会人的一切特征却没有任何具体的特点,他更像是一个引子、一个俯瞰社会和窥探身边形形色色人物的切入点,如果引用哲学术语,乌尔里希就是只包含普遍意义而不具有特殊性的表象。“他所永远办不成的,仅仅是,像社会的舒适感所要求的那样,全力以赴地去爱他们。”反而乌尔里希接触到的那些人物都十分鲜活,有个性的人在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面前会更加突出。尤其阿加特的部分竟然有了认同感。这部作品是【以逐渐演进的方式记录一个具有超凡敏锐感受力的男人与他所属的时代之间的对抗】,它没有结局,不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经常忘了它具体在讲什么。
  • 08-12
    非常成熟且脱离了“成熟的厚重”的一部作品。我突然很看得起奥地利这一方水土了,出产的作品带有天然的(注意是“天然的”音乐韵律感),阅读体验非常舒服,译者辛苦了,你翻译得好极了。
  • Sarcophagus
    10-03
    对于这本这么厚、这么贵、这么高大上的书,我敢说的评价只是:平装但装订很好,全书只发现一处把“印度”印成了“印序”。
  • 劈头士》睁木
    01-20
    已购。陪妻待产的头两天晚上通宵读完。相较第一遍读的时候,并没有更多好感。思想力度不及陀,有趣程度又不如乔,但其作为小说,思辨繁复倒是别有风味,像一张小纸片贴着一张小纸片,密密麻麻。另外,翻译得好硬,适合速读,读大意,细加品味则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