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猫
读书评论:
-
本质鳖屎eznf03-17我现在已经把葛亮的书当成了遣词造句的porn,而且还是straight porn,就偶尔还是会看一下的那种。行云流水之间,脑子里产生一股一股充盈的快感,书读完了目的也就达到了。以至于那些故事中对陈旧观点的浪漫化处理,对女性描写掩饰不住的苍白与些许的fetish之感,以及“不经意间”溢于言表的真 · 凡尔赛细节,我已经不怎么在乎了。还是期待他的下一部长篇。
-
bookbug03-12葛亮的中篇愈发老到了,甚至可以说谋篇和文字都有了些匠气,但这并非是因为本书的三篇都在写匠人,而是他在写法上有意融入了古而有之的笔记文学传统,题材也回归了《七声》以来的那些旧时月色、古趣人物和陈年往事,难免娴熟。同是写匠人,很多人都是为匠而匠,葛亮的好处在于哪怕明着写匠,实着写技,但骨子里仍观照行当和手艺背后的那些人,所以能让读者动情。三篇中,若论亲切,自是《书匠》,以其温婉雅致兼之熟悉;若论感情,应是《瓦猫》,以其重现了心向往之的学人侧影和联大时光;若论感情,则非《飞发》莫属,葛亮在自己最熟悉的港岛上写活了时代大潮中小人物的悲喜和聚散,而且颇具画面感,读时就像在看一部粤语残片,还是午夜场,那种意犹未尽感掩卷时扑面而来,久久未散。
-
东临碣石04-27匠人系列。还行吧,不如北鸢。喜欢飞发里的翟玉成,人生大悲大喜,终会归于平淡。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经历。
-
顾闪闪04-29无突破呀,看得都是那陈年叙述,何来惊艳了?
-
李斯本03-16老旧但清白,市井且温柔。
-
哔哔赖赖#%*04-09葛亮真的是这个时代青年作家中少有的古典主义的持守者,他埋头于收集被历史遗落的浪漫,收录从个人辐射至社会的文学、文化“藏品”。《瓦猫》一书可以清晰感受到多年写作后葛亮叙事的成熟和自在,从岭南、闽南到西南,南方叙事所指涉的地域逐渐清晰,虽然有些许雕琢,也有冗沉、笔力尚不能及之处,但《瓦猫》开始让我期待葛亮的文学走向,开始期待南方叙事究竟能否形成与宏阔的北方叙事形成抗衡之势。
-
B03-04写来写去就那样了,没什么大意思。
-
绘笙03-07葛亮文字总是会让我想到“端正”二字,如一方陈旧砚台,置于古朴案几之上,默默地散发出清幽而雅正的馨香。这是当下少见的写作姿态。《瓦猫》的题材,同样与葛亮的古典主义风格吻合,因而整本书流畅而自然。只是葛亮的语言节奏依旧有欠缺,读久了会给人拿腔做势之感。(另:封面太好看!)
-
大可奇03-11整本书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描写工匠如何施展自己的手艺。个人最喜欢《书匠》里补虫蛀窟窿的那几处,但就这一篇来说,结构混乱,很多素材几乎是要用了才想起来现编,关联生硬且毫无必要。
-
flyclouder05-30中篇飛髮,縱使作了功課,落於小說,也總不能是不加消化、全部傾倒於其中。強加滲透的抒情與歷史,更使文章俗透。要以文壇網絡稱頌嗎?那就去吧。那並非對文學的尊重。
-
豆友19090287303-09总体大概3.8⭐。相对比较一般吧,而且感觉有点俗……但实在容易让人心向往之。味道很正。但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说,太俗了…!!
-
熊阿姨03-14故事和写法都有些老套,感觉平平,全书读到一半感觉没必要接着读完。
-
愆02-25葛亮试图用遗散在民间的古早手艺,来重拾和唤醒被时间湮灭的匠魂,并为时代择弃的匠人立传。三个故事,一封信,仿若进入时空隧道,面对旧物新生,你我皆是满目不舍的旅人。
-
于是03-07三个故事的取材都特别巧妙地应对了大历史中的小动荡。几乎难分伯仲,都很喜欢,古书的最亲切,飞发的最有新鲜感,瓦猫的最伤感(而且想起了当年背回来的瓦猫搬家时碎掉了。。。。。
-
凌云一寸心04-19即使读完《北鸢》后,已经毅然将葛亮归入通俗作家之列,但《北鸢》虽然缺了厚度,毕竟清澈好看,这本小说集实在连“好看”都有些难够上了。首先人物几乎都是虚影,像是刘宝瑞讲相声时随意拟出声口的、不存在血肉的人物,他走到台前来不过是为了叙一段传奇,故事一完便退到一边,在旁人的故事里做个捧哏,甚至有戏份杀青者如老董直接不知所踪。那些传奇其实也是引子,渡出背后的“古韵”罢了——但葛亮的“古韵”又是万千符号拼贴出来的“后现代古韵”,叙事者好像手里有个生产配料表,小说的时空背景、人物、情节、叙事声音与视角等等形式内容的因素全都按比例配好,炼出自怜且自炫的古韵新风。
-
接下来干点什么04-19《书匠》写得尤其粗糙,几乎就是堆叠素材。
-
墨小渍04-21写所谓“匠”的故事,终究还是落入匠气,太矫揉造作了。《瓦猫》一篇中梁、林二人的桥段如同历史同人故事,看得脚趾抓地。
-
豆友295986001-17读过“试读本”,打印出来,轻质纸,加了书衣。收录三部中篇(《书匠》《飞发》及《瓦猫》),系葛亮“匠人”系列,三篇成书,分“江南篇”“岭南篇”“西南篇”,称其为小说地方志也未尝不可。涉及时间、记忆,艺与道,小人物与大时代。《瓦猫》一篇气象最为阔大,承袭了葛亮对“民国旧事”的热忱与痴迷,写人写事,有工笔细描笔法,尤其感动于制造瓦猫的女师傅荣瑞红与宁怀远在西南联大时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