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读书评论:
-
Liberequal09-20康德后期著作都可以视为其伦理学思想的延续,相较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更具非纯粹性。李明辉以Historie和Geschichte的区分来阐明康德无意于“第四批判”,而是历史非理性的批判。晚近以来Horn提出的“非理想规范型”政治哲学把历史哲学纳入进来以弥补法权论的不足,因此这提醒我们,如果想理解后期著作,一方面必须理解康德的自由体系,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另一方面必须理解自然目的论与人性观。
-
湃炊客柳11-08比起让人望而却步的大部头,论文集读起来确实流畅得多。虽然浅薄的知识让我不得不反复反复再反复,不敢说完全理解,但的确能一窥 (或惊讶地发现) 康德对「人类理性底界限」的严守和克制所带来的某种冷峻气息背后,是如此如此赤诚的心。念天地古今之悠悠,怆然涕下。
-
卿本03-18生涩难读,这翻译真是费劲
-
Asystole10-03看了永久和平论、何谓启蒙
-
番茄加醋06-27世界公民状态真的不是乌托邦,只不过一眼看不到
-
韶桜09-09还是我未能参透的书,以后有机会重读。
-
小布07-21对Historie和Geschichte的区分,后者指一种带有目的论色彩的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历史本身,康德主要依据Geschichte的观点来研究历史从,Geschichte的角度看,史料不等同于历史,人类理性的充分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目标,只有启蒙之民族方有历史可言。康德认为历史的最终状态是在人类之间行使一套共同的宪法(法权:人之自由+臣民之平等+公民之独立,但是仍然保留国家,其本质是一种国际联盟),此为永久的和平。这种和平主要要求合法性(法权或人类外在关系的合理性),因此在实践上实现这套宪法不需要严格的道德性(虽然理论上仍然要以“应当”为出发点),甚至可能需要利用人的自利心理。是故不同于永远无法企及的德福一致,永久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其实现之日,也是人类理性获得充分发展之时。
-
cuddle avocado06-23在黄涛教授的指导下研读 作为正式学习康德哲学体系的过渡 大概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忘记老师身上的人文光辉和对哲学的热情
-
无道07-10人的终极的合目的性在于,在普遍意义上,人是人,都是“有限理性存在者”,对每个个体自身来说,自己本身就是目的,一切手段都要服从于这个最高原则,只有这种伦理学(在这个体系里,伦理学是第一哲学)目标确立起来,才能使人类趋近于实现“永久和平”
-
ZiJuN.11-02人的本能是自然的,但自然又赋予了人类理性,人类的道德和命运是自然决定的,换言之是人类理性决定的。
-
Mare Nostrum12-11Kant understand!
-
das Seyn04-04Herr Kant 哪能打分啊……
-
低端硬盘04-11阅读康德是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康德哲学本身就建立在及其庞杂的公理与概念体系之上,因此,阅读时一句简单而易被忽略的话,可能反而在康德的某项论证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这本集子的文章可能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仅就认知而言):人应该如何看待并理解历史,以及法权论的前声。就康德而言,为历史加诸目的,并非人经由经验而洞察了历史之本体,或是推动历史发展之第一因。相反,目的是人所加诸历史的主观原则“引导我们适当地运用认知能力对某类自然现象加以反思”,由此,是“为自然——或者不如说,神意——所作的这样一种辩解”,从而不同于黑格尔或马克思的传统:作为编写小说之助益的历史。而正因为这一人类自赋的认知目的,诠释了人之努力攀越与达致中的高尚。而《理论与实践》《论永久和平》作为先声,在对读中也能发现康德法权论的扬弃。
-
曲木04-18内容远比想象中的丰富,不少精妙论断可能因零散的分布而被忽略。历史哲学: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将目的论原则引入其历史哲学。所谓“普遍历史”即,人类就整体而言,在道德上不断趋向于更佳的境地。但它并不试图依经验预测未来,走向决定论。奈何我不了解康德哲学全貌,无法更好地理解此种意义上的“目的论”,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思辨历史哲学所招致的批判?政治哲学、法哲学亮点颇多:康德与霍布斯的关系值得一探,自然状态下“人均法官”,退出战争状态作为一项义务,否认强制权/革命权的运用,以及与国际政治的经济依赖论、防御性现实主义等观点的同与异。强调“革命总是不义的”,面对暴政,人民也只能借由结党加以反制(宪法与革命权的秘密保留,这点很有意思!)此外,很直接地反驳了功利主义,否定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强调言论自由……
-
法妹儿07-27李明辉老师的文笔和功底相辅相成,让这个本子不仅可读而且可供研究。粗读一遍还是不能完全掌握康德历史哲学的概要,但大致脉络和线索非常清楚了。译者注释和导言都很清晰,书后研究书目收录实在管用。
-
Roger05-16这是迄今康德历史哲学最好的译本了。除非对康德的哲学系统有完整的理解,否则几乎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其历史哲学,此言不虚。康德面对道德与历史、自由与必然二律背反,为人类理性认知设界,未能更进一步,而这种后来人以哲学史发展脉络眼光审视下的缺陷,恰恰体现其哲学的审慎与克制,这点我十分欣赏。背反反倒是康德历史哲学的支撑点,为什么一定要将其看做一个相比Hegel、Marx之流所做的未能被克服的缺点呢。从康德的立场看向后来者,Riedel将康德历史哲学理解为“历史非理性批判”比“历史理性批判”,这个观点颇具诙谐色彩。
-
Zyaire Cheung08-13这不是目前我能读懂底书,只能潦草过目,以安慰自己浅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