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学科之死

读书评论:
  • 又及
    01-15
    141212读了第一章,有点一头雾水,不论是观点还是行文。150115,暂时不读了。
  • 竹仔
    11-26
    颇有名的书,但实在难读,对“比较文学”还是敬而远之。
  • 璇璇璇
    05-30
    读起来真是如坐针毡......
  • 海阔天空祝沽笙
    07-12
    看着这本书的标题我居然想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末路——当然,尽管可以放心的是,这学科想死也没那么容易。
  • Sternhaufen
    03-12
    三星半。其实就是他异性、多元化这种观念的一种理论方法实践嘛。读的过程是一种开阔的缠结。开阔是因为设想不错,也保持了构建阐释话语的有力势头,尤其是最后关于“星球性”的说法;缠结是这种写作方式带来的,其实有些令人生厌,不论是内核还是表述的方式。不过美国学派应该就是会这样吧,最后挖掘的东西其实对我们而言既不十分有趣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是建立在美国人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的需要上的,而这对我们最有用的可能在于对国内的少数民族的保护性研究以及边疆民族的比较研究,这又是一种全然不同的现实及意识形态。
  • Nada曾
    12-13
    (德里达Collectivity,Teleopoiesis——斯皮瓦克Planarity)comparative literature‘s dearth and reborn
  • 胡桃夹子
    03-23
    p. 105 “吴烘(Wu Hung)”
  • 西礼
    10-17
    为什么看起来像一堆乱码???
  • 慈斯基
    05-17
    当代比较文学理论(给我带来)更多的不是构建了一个怎样的体系(事实上无论怎样的体系可行性都是值得商榷的),而是理论家看到了哪些问题,以及他们是从什么立场出发、通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发现这些问题的。由是,莫莱蒂、斯皮瓦克等人都十分了不起。与原文同读,对多处翻译存疑。
  • 荇湖
    01-23
    翻译得很不通顺。内容比较艰涩,最好要有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基础再来读,不是很适合作为入门读。但本书的前沿性,道德性的学科素养非常有价值,但可行性难度太高,它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区域的语言和习俗,以跨越边界的方式,反对普遍性的全球化,复制粘贴遥远的想象构成,用“他者”的语言建立无差别的英语空间——一个开放的既得到又失去的场所。这在当前市场化,全球化的当下简直太过理想但又无比正确。我感到有疑问的是,作者无比尊崇比较文学的地位,将其与区域研究结合贬低了霸权主义式的种族/文化研究,又因文学的虚构性而贬低社会科学的“确定性”,虽然很有道理,但感觉有点“比较文学中心主义色彩”,凭什么说“新的比较文学”是后殖民主义的唯一出路呢?语言和历史的方式才是反全球化的最好路径吗?好像真的是呢,继续思考。
  • V-0
    10-28
    一种琐碎的文学分析;一种无解答力的文化函授;一种固执保守的文化在场。
  • momo
    01-08
    不知道她到底要说什么
  • 想本雅明迟了迟
    11-24
    1. 系里放了好几本在走廊里,随手拿了一本一天读完。2. 对话是需要基础的,所以有些书是需要积淀之后才能读的。3. 斯皮瓦克的写书风格和她本人气质一样: 不含糊。4. 这本中文版翻译错误频出,last chapter(上一章)翻译成“最后一章”这种错误都有。但比较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页脚注,可以和英文本一起看。5. 最后一章有关土地和身份政治的探讨,对讨论第五代导演,日本、港台电影很有启发性。6. 文学还是根本。
  • 史太
    05-24
    第二次读spivak,她语言的缠绕真不是盖的,但不是逻辑的缠绕,更多是捆绑了太多的知识,即使读了许多注释中的文章,仍旧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连跨越边界,集体,星球性三个核心概念都模糊不清。等待未来一天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