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读书评论:
-
varro10-21动人心魄的灵知史诗,西方经典的月之暗面
-
Hypnos12-01我怀疑《魔兽世界》的新世界观编剧喜欢灵知主义。泰坦和虚空大君,燃烧的远征,翡翠梦境与影之国度... 一个感觉,一批从读书开始就读西方作品的人,当他们看到柏拉图、保罗这样的名字或者自然正义、一神教、救赎等名词时,整个人就被吸进去了。当写作者或者演讲者为这些人展示一条不同于“正常”道路的解释时,只要ta保有一种暧昧的智慧感,并赋予道路以特殊价值,就可以把很多人绕得神魂颠倒、五迷三翘。
-
一行(王凌云)09-28比《在灵泊深处》清晰易读
-
通风口的床09-28西方思想史的全新导航
-
上套大郎09-30还有人敢批判罗森茨威格?前年那本摩西已经够搞笑了,当时出版社约了某人写书评,找咱聊了不少后还真写稿子里去了。今年这又再来?先搞清楚,柯恩比罗森茨威格更难,这两人只能写评述不能写批判……还特么翻到我条目底下跳,实名一星伺候。林国华,里拉报道出了偏差,你写文引用也是同责吧?
-
陆钓雪de飘飘03-03从米沃什的《被俘的心灵》到比我的天才女友多一个l的里拉的《鲁莽的心灵》和《搁浅的心灵》(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加上艾伦·布鲁姆的“封闭的心灵”,等等),刻画了灵性秩序与尘世秩序迎面相撞的灾难现场,在其中,宛如丢勒和老布鲁盖尔笔下的“十字架苦路”(Calvary)上的悲惨风景,这是一条无比坎坷、无比纠结的精神苦路,一部令人柔肠百转的灵知沉沦的现代编年史。毋庸置疑,马克·里拉期待他的读者把他视为一个编修现代心灵苦史的史学家。保罗—马西昂是横亘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最强悍的负典联盟。陶伯斯和巴迪欧是对正典的反动,罗森茨威格、沃格林和施特劳斯则是对负典反动的再反动。施特劳斯的门徒尽其所能地仿效施特劳斯,这是一群被希腊爱欲和罗马血气感染的异教共和派门徒,他们对世界的贪恋和介入与施特劳斯犹太性格格不入。
-
豆友9068789309-22精彩纷呈,才华四溢,部分核心内容在微信和之前一篇《封闭正典》的论文已经领略一二,虽然这本书的主线比较明显,围绕着神-人——雅典与耶路撒冷——犹太人问题——古今之变中的灵知,但是在各个细节处,信息量是巨大的,作者用十分形象和赤裸的语言分析了正典与负典之间的张力。问题在于,我们当今又该如何恢复这种张力?面对新的疯狂,我们是应该成为灵知猎杀者,还是大地的隐秘的守卫?从论述思路来说,《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也许可能成为这部“序言”著作的“序言”。从个人来说,同样是面对神人,中国似乎没有那么极端和过渡,可怕的敏感,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做一个参照。最后似乎又要回到开头——什么是哲学?整个阅读过程十分兴奋……
-
Sergio10-08看似颇有才华,其实没多少经得起推敲的argument. 作者行文颇懂得渲染,把一个个问题渲染得如此“深刻”“重要”,最后得到的只是作者一两句断言。
-
Pallaksch01-06都20s了还有人把犹太教卡巴拉政治神学激进左派天主教右派施特劳斯伊壁鸠鲁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一锅乱炖到灵知主义里的真了不起!让那帮子说沃格林滥用灵知的人来康康什么叫真正的滥用灵知..里拉那本书浅尝辄止我还可以当做散文笑笑,这本说是里拉那本的导读,其实上算是另起炉灶,这种宏大叙事看上去和中年男人酒桌吹牛差不多..
-
יוֹחָנָן12-16说真的,既然讨论这样的主题,不如认真读读圣经以及研究教会史,写这种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的干啥,到头来不过是博人眼球的噱头。准确的地方都是老生常谈,想创新的地方细节上不准确,一般人早就死在天花乱坠的修辞和走马观花式的思想史流水账中,扒拉之后仔细一看发现根本没啥。
-
风后09-29有打开了新的视界,但仍不好把握。政治思想家们的祭司身份被表现得很浓郁。
-
人间惆怅客09-24中文思想世界今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如果说在二十年前,《拯救与逍遥》给出了汉语思想的另一种可能,那么这部《灵知沉沦的编年史》就是对这条路尽头的一个最终解释。林老师灵气纵横,他向中西正典的老祖宗们挥出了封喉一剑:尘世终将逝去,大地的你们何处何从?正典方能做出什么反应吗?负典方又留有什么杀手锏?而最后,神秘的施特劳斯究竟盖了什么底牌?这本书不是一个旅途的终点,相反,它是星际旅程的起点。
-
tysky10-05严搏非先生做的推荐语,未免夸大其词,阅读过程中反倒凸显那些赞美之词背后是书商无节制的吹捧以及学界难以根治的学风不正+造神运动。
-
甚小望远镜10-05思想史是迷人且危险的领域,如果失去了处理文本的具体性,而有意无意地被自身的智识野望和构建宏大图景的诱惑所捕获,那么思想史的书写就会沦为二流的幻想小说。初读光芒四射,明艳不可方物,细看却不经推敲,而这种先知式的话语体系本身也向读者封闭了推敲的余地。(这就好比明明不懂数学计算,却在“理论高度”大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唬人。)林国华在西方思想史中清理出“正典”与“负典”的两条经线,以“正负之争”取代(或升华)施派一直以来的“古今之争”或“哲城之争”,从策略上来说是高明的,但从实践上来说依然深陷施派二元思维的化约论顽疾。画一条思想史的38°线,一边站着ABC,另一边站着XYZ,然后双方就在精神的真空里打来打去。全书思维敏捷,大开大合,文采飞扬巴洛克,但终究如梦窗词,“七宝楼台,碎拆不成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