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之内航行
读书评论:
-
一个文盲兔狲09-01理论功底很好,但是感觉其实可以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挖更深
-
潜水艇qst08-31细腻而透辟 理想的内部研究
-
狸貓柯尔尼科夫12-15太厉害!诗歌韵律一直是我想讨论但不敢触碰的内容,毕竟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李老师提出“非格律韵律”,提供了讨论的方法,他从形式/本体来谈诗歌为什么能带给我们这样和那样的感受。韵律以重复为基础,用运动或时间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的书面形式也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意义。案例选的也很好,都是非常厉害的诗人
-
Cong02-17实话说觉得“非格律韵律”建构还是不算成功,不过讨论当代诗歌的音乐性还是极具开创性的。对多多诗学的讨论深得我心,但是将海子定义成浪漫主义还是有点牵强。另外最近在翻李老师的《新诗细读》,里面对卞之琳诗歌的解读让我惊讶,几乎和我所理解的完全不同!这也是我觉得新诗最有趣的地方,解读难道不是一种再创作吗?
-
虚心若愚11-10好,但是仍显得意犹未尽,或者说欠缺功夫。作者很推崇昌耀和多多。“附带说一句,当代学界对于诸如“中国性”、“华语语系文学”这些宏大、空洞概念的热衷是我所不能理解的,这些概念对于我们认识文学本身并没有太多助益,对于读者或者学生接近文学更是毫无益处。对于这些概念的讨论,重点不在于它们的定义本身,而在于它们实际上所要达致的意识形态目的。”
-
胡桑02-10无论是新诗的韵律还是其“重新历史化”,李章斌的批评总是拥有一个坚定、深厚的底盘,可以让他的批评“虎姿”得以出入新诗的内外而尽显风华,让他能够从当代诗歌批评“长期以来浸淫于玄谈和架空而论的风气”中脱颖而出。
-
大风吹06-04书中有一部分之前发表在台湾的清华学报上。感觉对闻一多等的新格律实验,解读有偏误。至少在脉络上没有深入挖掘。但提出不少反问、追问,值得有心学者真正给予回答与研究。
-
厘奇10-06经得起推敲与审视的诗人,拆词魔术师——多多,王的诗人——海子
-
正在调琴05-26笔记没保存啊....险些气晕
-
杜鹏10-05感觉像是火象星座写的文章。
-
陈寻木12-24扎实,突出的英美形式(修辞、文体、语言)分析风格。现在想来我对李老师的文章感到亲切还是源于我的语言学学习经历。另外想及,批评有批评的根基,理论有理论的进路,语言学转向、形式理论在上个世纪的风光,或许只是理论与文学一次美丽而短暂的邂逅。
-
eternallovele08-01前半本系统性反思好,分析了早期新诗格律化的问题,无论是引进西方的音顿和音尺,还是试着把古诗格律照猫画虎放进新诗来,问题都在教条和机械,像张枣说的,统一的形式不可能了,那么规定一套范式齐齐整整地写也不可能。写得很有滋味的诗不依靠机械的格式,闻一多的死水怎么读都呆,问题在这儿。我觉得音乐性上台湾那批诗人真的蛮好,他们知道语言不是死扣,玩的起来,知道诗让人轻轻一跳的节拍应该放在哪儿,这点比一板一眼的大陆诗人们好很多。过分在意音乐性,过分在意形式的东西,很容易让诗变得空心,读多多后期的诗就这个感觉,他的技巧很用力但是没有早年那么情感澎湃,色彩光鲜,多多的问题在很多追求风格的诗人身上也很明显。后半本细读有点勉强,没前半本功力好吧,做批评这个事儿挺看积累的,能把文章写漂亮也蛮难的。
-
玻璃柔术街02-16“批评必须首先有益于自身”
-
未定稿07-06旁听过作者两节课,然而因为对理论接受无能,去了隔壁~这本书慢慢看下去,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正如傅小哥说,你们要有触碰理论的勇气…
-
赵五08-11很喜欢这种既有细读又有理论的文章。
-
布洛02-15重新发现了非格律韵律概念的重要性,对多多的解读差强人意,其余散论比较平庸。
-
咸鹅02-27新诗韵律方面,分析各式理论的论文读过一些,音尺等学说都有相应的梳理,但具体到作品上,有效的批评却不多,算是提供了范本。第二辑里,多多、海子的几篇都有启发之处,把海子定位为浪漫主义诗人是恰切的。
-
王看山08-09突然发现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
陳若望01-09專門討論現代漢詩音樂性的著作並不多,可見得此書的難得。對韻律的細讀是閱讀之中最關注的,其中對停頓、對比和音色的分析至少是自己以前完全沒想到的,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