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与人
读书评论:
-
大小章鱼02-01大概对做历史研究的人会有更多启发吧,普通读者看得浮皮潦草,翻译也非常生硬。
-
鹅向东游02-25“技术和知识,尽管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大部分疫病经历,但就本质上看,仍然没有也从来不会,把人类从它自始至终所处的生态龛(作为不可见的微寄生关系和一些人依赖另一些人的巨寄生关系的中介)中解脱出来。”但历史上能论证的论据太少,很多只剩假设和想象。
-
paitin03-08疫情期间读的第一本相关著作,是北大罗新教授推荐。没有预想那么震撼。三星半吧。在20世纪70年代刚出版的时候,从瘟疫与人讨论历史发展,属于开创性著作,但很多都是推理。想来还是《钢铁枪炮与病菌》更震撼。
-
深情的艾老师07-24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被低估了,它们非但不是配角,而且还是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格局、国家的形态以及文化的样貌。
-
哆啦大胖01-23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人和瘟疫之间的博弈,是一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当人类产生抗体、疫病变成儿童病,两者之间就形成了共生共存。第二,这种平衡很容易被打破,一旦发生战争,瘟疫将成为生物武器,和人类同步进军,它们不仅改变了战争的结果,也影响了世界格局。第三,瘟疫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家的内部形态,人在跨越地理版图的同时,还要征服看不见的疾病版图。第四,瘟疫影响文化,现代医学出现之前,瘟疫迫使人类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预防手段和心灵疗法,以宗教文化的方式流传下来。
-
李维北12-16一本不错的索引,可以从里头抓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片段进行深入挖掘了解,微寄生和巨寄生的解读都引人思考。
-
把噗03-16近期最佳,极有启发。
-
yuyu28204-11把一个逻辑(瘟疫影响历史)放到纷繁复杂的各个历史变局中去套用,甚至上升到决定性作用,难以服人
-
冻泥大口05-02作者创造了巨寄生的概念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类比,有趣但是emmmm...而且论证过程充满了联想却缺乏证据,还一次次地掉进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陷阱里。可能是我对本书的期望不对吧,毕竟这不是一本面向医学从业者的书
-
saintdump04-05我会把论述分为两种,知识强大和视角强大,本书属于后者,麦克尼尔使用的是疫病的两个层面或隐喻,一是寄生,也就是后来分子生物学意义上的共同进化,二是武器,也就是在不同“梯度”之间哥伦布大交换式的传染。在这种视野中,人类就像是移动的基因货舱、或不如说黑箱,在一次次的“致命接触”中重塑生态位的秩序,这种重塑也包括文化/模因,天花、黑死病、霍乱成为淘洗信仰的超自然神意,而医疗卫生技术的效力又催生检疫、隔离等人工干预的思维,种族清洗,正如桑塔格洞察的,就是其隐喻的扩展。由此,疫病发展出第三层意义:对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调节器,文明史就是扩张与生存压力之间的动态平衡/均质化,作者提出的巨寄生,就像埃斯波西托说的免疫范式,可以在这种资源性的张力中理解。奉俊昊拍的寄生虫,也能看作这种相依相杀关系的一个微观样本。
-
菲利普01-30浅尝辄止,没多大意思。
-
韧勉02-19算是麦克尼尔的名作,全球史、医疗史、环境史三大领域的入门必读,但是现在看观点过于中正。
-
王食欲02-24翻译得真的是不太好。
-
安提戈涅05-08作为疫病史的文明史。总体思路有点像《枪炮、病菌与钢铁》(也都重点谈了西班牙人依靠天花在墨西哥取得的胜利),仍然是从一个细小切面进入整体的人类文明史,试图构筑一个圆锥形的逻辑结构。这也注定了其资料性大于可读性。配合《鼠疫》阅读的,结果发现完全与文学无涉。提及中国鼠疫的源头、流传与爆发章节有意思,鼠疫与汉人反抗蒙古统治的内战相伴相生,云南因为靠近东南亚的原始地区,东北因为靠近草原穴居啮齿动物,都成为了最早的疫源地。云南东北躺枪。
-
雾凇07-01不管是人类还是微生物,都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都处在动态的过程中,在平衡和失衡之间波动。瘟疫一直在参与和改变历史。人类活动给瘟疫制造了更多机会。
-
Binns07-08作者提出微寄生與巨寄生的概念,以全球史的眼光縱橫捭闔,分析了疾病對人口、戰爭、宗教與思想觀念的影響,雖有一些細節錯誤,但頗有啟發。譯文生動,譯者重新校訂了譯文。
-
恶夫04-21重要的是视角吧,尤其考虑到年代加成。但是写法和语言上比较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