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导论
读书评论:
-
珀卡01-24尽管如此专业,但赖于此书行文的严谨有序以及翻译的流畅,对于想要了解艺术史是什么、它到底研究些什么以及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看到的艺术史的模样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一本友好的导论作品。
-
自有我在01-26《艺术史导论》不是一本关于艺术的著作,而是一本关于科学的著作。想了解怎样研究“艺术史”吗,那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当然如果想从事艺术史研究,把这就是一本必备教材了。
-
Amadeus03-16「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艺术史,就是完全不含『美』这个词的艺术史。」对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而非艺术史本身)比较系统的介绍。每章的篇幅不长,后面附的详细参考文献对专业的研究者应该很有用;不过大概是用 OCR 识别的,看到了好几处把 Anm. 印成 Annrn. 之类的错误(但也有几处直接翻译成了「同注释x」)。第九章对阐释学得介绍尤其清晰,但也有些章节读起来比较晦涩。另外插图如果是彩色的话会效果更好(当然也就卖得更贵了
-
蓝鲸雾月02-20艺术史入门必读,尤其对于从事视觉艺术研究的朋友,值得细读,在此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朝具体的艺术领域扩展
-
浪否02-2080年代开始书写的书,7次修订,包含大部分基础知识,作为入门,不妨一读。
-
默扉02-16艺术史是开放的、宽容的,但同时更是科学的、严谨的,艺术史是人类“看”历史的重要方式,这也决定了它必须秉持这种科学与严谨,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当中,艺术史之所以保持它的科学性,正是因为艺术史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是不能“屈从于毫无标准的美学化和主观主义的随意性”的,我们从这本《艺术史导论》中所看到也正是通过客观、现实的“证据”来验证历史和事实的方法及过程。
-
银河修理员03-10了解艺术史研究方法,比起这本全部是国外艺术史大家的论文合集,郁火星的《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还是会更易理解一些。
-
Neu03-30全书是很好的索引(的确也很适合当教材,常备手边翻阅那种)。与我最有关系的是第14章《神经元的图像科学》。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说:“脑科学的这种非主观的、常被遮蔽的历史特性”。但是很同意“神经科学和艺术科学不应再彼此区分为‘解释的’学科和‘描述的’ 学科;相反,两者研究的都是内部或外部的再现形式,这些内容一方面作为想象、回忆、设想等高级脑功能。”(而且戳中了神经科学研究的要害了,目前刺激以上的东西我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但真是很想做啊)不过我还是对分左右脑讨论功能分区有些意见……以及P328的Broca,一般译为“布洛卡”;还有提了Broca怎么能不提Wernicke呢
-
小淘气09-19匆匆翻了一遍,难得,不错,4.5星
-
常旅客10-02看过这本书再决定要不要学艺术史。
-
Yuanyin09-25通读了一遍,上半部就艺术史研究中事实确认的各个维度做了介绍,立住了艺术史作为史学研究的基本盘。与重实践和高度技术化的这类物质研究相比,学院派的教研不免显得有些“危险和片段”。当然,再客观的检测结果,也有其阐释色彩。于是下半部便转入对诸阐释的介绍。囿于文体和篇幅,往往只能从只言片语中见机锋,不过每篇文章都给出了与正文体量相仿的注释(译者甚至还悉心予以了翻译),让人收获良多。
-
陈美芳˙Ꙫ˙10-01艺术史专业必须学习观看,必须发展、训练处一种图像记忆。最常见的训练形式是对绘画、雕塑、建筑进行比较性的观察和描述,寻找可以相互比较的母题,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艺术是需要一系列被授权的个人、团体、出资方、机构,在一番争论后达成一致,为人造物授予艺术的头衔;艺术作品最终会作用于它的受众,对受众的考虑和对普遍标准、期望的迎合是影响造型的另一个因素;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它同样能在艺术作品中传达。艺术史用科学的手段,重构出一件来自过去的、信息不详的艺术作品的历史原貌,这些作品为何产生、何时产生,又是由谁而做、为谁而做。材料学、史源学、实物考证学共同组成了艺术史对象确认中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
-
可以改马甲了吗10-08如果早一点看到这本书,那么我关于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地图的概念可能会更早地建立起来。书里基本包含了艺术史研究的方法,从传统到新问题。每一篇章都包含了研究方法的历史溯源、问题域和相关文献,而且还通过分析一个作品来说明该研究方法的使用方式。使我的学习框架更加清楚了。看到最后两章谈到德国无法单独学习艺术史,需要也修读其它专业,如洪堡所说破除“高等科学机构中的一切片面性”。再谈到不同学科对“结构”一词的不同反应,以及举瓦尔堡跟随艾宾浩斯学习以研究不同来源的漫长图像序列所承载的人类集体记忆。不由被这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态度重重敲了一记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