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课业
读书评论:
-
toki04-01我觉得给中国写爱国主义教材的人要向何伟亚取取经,看人家是怎么书写这段历史的
-
ourmfzh02-06值得所有严重关切中国近代史宏观问题的同仁阅读。
-
安提戈涅03-19在我死于好奇心之前,这种杂食性的阅读将不会停止。前七章的论述基本没有超出我的预期,方法论是对福柯与萨义德的历史化改写。最后两章极引我兴趣也极具现实感:殖民文学中的想象建构与当下遗留的创痛紧张,可惜着墨太少。据搞清史的人说洋鬼子史料功夫不好,我不敢判断,单说此书视野新颖与论述丰沛,也是值得一看的。
-
catrina-箱推し12-22用一個下午翻完了這本書,很有感觸。我們片面地用中文史料,老外片面地用歐文史料,唉。
-
聚洲11-22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不知道作者一直纠结于德鲁兹的“去疆界化”与“再疆界化”,自己不觉得十分僵化吗?而且除了起初在前言中解释了这两个概念之后,之后的运用很少有结合具体的情况阐述这两个概念与历史事件的关系的(至少前半部分很少)。理解后现代的历史写作方式,但并不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后现代代表作来对待。这本书和上世纪研究城市、乡村聚落史的跟风套施坚雅、研究华南宗族的疯狂套弗里德曼的理论有何区别?个人认为当然可以利用各学科的理论来帮助历史研究,但必须清晰的界定理论与具体历史事件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杨念群教授强调“中层理论”的原因。这方面我觉得黄宗智教授在《明清以来乡村社会经济变迁》中运用的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的“内卷化”就非常合适,不会显得生搬硬套。这本书的话,随便看看就好,不值得深究。
-
黑05-27只能说是一个好的起点,把中国放在全球殖民主义历史框架内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Hevia还是未免有些过于注重符号意义,而没能真正展开讨论殖民主义的这些"lesson"及暴力背后的动因。而一个“英国-中国”的概念框架又何尝走出了中国中心论的视角?尽管常常提到印度,却并未见到什么关于印度有价值的讨论。
-
sanbilly12-03這本書我覺得可以體現西方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大轉向,重新考量帝國主義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是對中國中心論的反動,也契合了當前歷史學界整體上對transnational history的特別關注。
-
霁月难逢02-25第一章喋喋不休的敘述了一些眾所周知的史實 作為研究性文字 未見觀點,翻譯的很一般。此書往好聽說 是另個角度,而實際上作者對中國歷史文化可說毫無了解 運用一些當時的第一手資料 於是就開始各種想當然的解讀。作者這種寫法其實是有固定模式的 換些材料 也可照寫無誤,所謂的「學術」就是這樣閉門製造出來 今天許多人寫職稱論文就是這樣 可謂流毒無窮。
-
月半女史地板君05-05刺瞎双眼……要是我把第五章全都引用过来会不会被导师杀掉啊……
-
西贝柳斯的食指06-03很大胆的视角,这个年代还敢用殖民视角审视世界的人不多了。八国联军坚持拆毁佛寺以证明【中国人的神不比洋鬼子的厉害】...以及居然有过【自由女神在约翰牛和日尔曼尼亚什么妖魔鬼怪准备瓜分中国的时候突然显灵】这样的奇葩电影...以及mark一下推荐本书给一个研究经学史的人并且在出租车上和他深入交换了关于新清史的看法...
-
坚强必弯王二姨07-20谁能给我个英文版的!!!
-
Holder Joe06-09导论颇值得一读。正文部分就是一坨屎
-
尽量不看联欢会06-25最有价值的其实是导论,然后4章里关于档案和图书收集活动的介绍、第5章关于种族主义的讨论以及第8章里关于影像资料的介绍也可以一看,这种内容和思维角度在华语研究里基本上是不会有的。主旨上关于Lesson的展示过于表相,中-英二元论和导论里提到关于殖民主义在地实践的讨论也不太契合。导论里对半殖民地的提法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国跟印度、南非等饱经殖民压迫的地区相比并不特殊,但后面并未详细展开论述,只有结尾提到了世界秩序和人种学阴影两个分论点。
-
江南逢03-07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三部分,不断想起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英国课反过来也成了中国课。
-
Tacher11-08作者主要通过二次鸦战与义和团事件中的中外互动,探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文化过程:一方面是武器的暴力,一方面是语言的暴力,呈现出在西方压力下,中国被规训进新的白人世界的权力关系之中。作者将这样的过程用帝国教程的两面——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来解释。如果以“课业”来形容西方对东方的教化,其中所透露的是文化的、种族的隔膜与不理解,甚至于文化与种族的自私,正如军队在抢掠行动中对于宗教设施的焚毁一样,破除异族迷信同样也是以残酷的方式将同化的可能留给将来。抛开意义的建构,事件本质却不会轻易改变,但当事人的不同书写和印象为日后的解说和阐述创造了割裂的倾向,也提供了弥合的空间。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寻找一种共同的历史方式,“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所有人的尊严的方式”,或许这是潜在的更柔性的理解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