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青时

读书评论:
  • pillow
    11-16
    其实很想多一点知道作者的心理活动,但篇幅比较多的都留给了外婆回忆的记录及外公笔记的摘抄,最后十节的大结局很有八零年代电视剧的味道,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皆大欢喜的答复。可贵的是作者对上一代长者们过往的尊敬和一份赤子心,这在无处不代沟的现下尤显可贵。而大时代下同学们的互赠留言读了更是叫人动容,那是什么事情都羞于言表但字字千金的年代,浮华的时尚潮流终会过去,唯识于微互相留下的真情会伴随一生。
  • doudou
    11-20
    书很易读,语言朴实,感情诚挚。最难得的是历经一个世纪的一帧帧毕业留言,见字如见人,感受战乱年代里流离中的中国教育坚韧如斯。
  • 阿呆与阿瓜
    11-01
    读的时候不免想到《巨流河》,相较于齐邦媛年轻时的颠沛流离,“外婆”在抗战时的辗转并没有什么宏大的故事,但是故事中的情感却都是一样真挚感人。友情与亲情中真实的细节读来让人心中涌起暖流。
  • 魏小河
    12-17
    《梅子青时》以及前两年出版的《平如美棠》《乱时候、穷时候》正是活生生的历史,它们也许视角狭窄,只关乎个人命运,但是,也正是在各人命运中,历史才可以鲜活。
  • 不拖沓的茶泡饭
    01-03
    也想给外公外婆写这么一本书,可惜没机会了。
  • foldedawn
    10-17
    看到那句“盐要一起吃,醋要分开喝”的昔日同学留言突然想起来好久之前在豆瓣看到过这本同学纪念册的照片 作者外婆的故事很多时候像作者自己说的一样 有些干瘪没有重点 但渺小个人模糊又细微的故事才汇流成了巨大的时代浪潮吧
  • 蜕变
    10-25
    评分虚高,感觉是出版社拉高的。对此书的兴趣来自“抗战时期湘湖师范”几个字,怀着对那时期的萧山历史的探寻,买书细品。文字很写实,能让人感怀起当年的生活艰辛却志存高远。虽没有任何萧山的痕迹,却有很多风霜的痕迹,还算是好书。忆苦而思甜,让人知足而感恩!
  • 金筱书
    12-27
    好喜欢外婆,世界也好小,外婆的其中一个学生还是我的校长!比《乱时候,穷时候》要好看,可能跟地域有关系,总归是自己所在的城市,方言看起来亲切。
  • 子非鱼
    10-18
    叙事呢,像少年π,像英国病人,像夜访吸血鬼,如果你看过足够多电影,应该就明白我表达的那个意思。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仅仅是冲着本书第197页,以及254页的两张照片,我就能迷恋地看上十分钟不眨眼。
  • 愔愔
    12-07
    书中那段历史的发生地相当熟悉,因而倍感亲切。个人的历史书写虽不宏大,却另有一种意味深长的价值。双线结构让整本书也有一种电影的观感。最后的世纪重逢很动人。另外想说的是这个外孙的语言冷静节制,功底颇深啊。
  • 软嗯
    09-23
    题材挺特别的,虽然是写外婆,但并不是毫无营养的追忆,里面有很多抗战时期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当时的社会百态
  • 四十四次日落
    09-27
    文笔淡而有味,结构具心思。唯一的不足是彩色插图画风略不符。
  • bird
    01-26
    一直对日本私小说意见颇大,这本书也算发扬了自私到家的本领,几欲读不下去。而且书的字号也尤为奇怪,作为记述者的外孙,喧宾夺主占大字号,外婆回忆小字,这是很少见的。婆孙的互动可以感人,但作者狭窄的视角和不肯进行雕琢随意的文笔严重拉了后腿。前阵子读了也是杭州的《山居杂忆》,那才叫好的历史回忆录,能流传的回忆录。
  • 世界是银子的。
    04-19
    装帧纸张赞,内容只能说没有亮点。平凡人的故事亮点在真实,但缺乏以小见大的分量。回忆也是浅尝则之,感觉人物没有完全立起来。感觉本书更适合家庭内部纪念。
  • 张躲躲
    09-24
    老一辈的口述历史,娓娓道来,呈现出宏观历史掩盖下的细碎波澜。
  • 養雲
    09-22
    写的还是蛮好的。你看看阿拉浙江人写东西,不做作不煽情,低声细语把个人的往事写出来。不是《平如美棠》不是《惜别》不是《太平轮一九四九》,可还是很不错。我甚至也写了两段关于我的外婆的,想着有一天或许可以完成另外的一本书。
  • 小本
    09-16
    合上书,也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那辈人经历了炮火的洗礼、经历了文革的错乱,经历了与以往故人的相聚和惜别。记忆由70多年前的同学录再度开启,外婆略带方言的口音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很亲切。文笔也是干净利落、不加过多的修饰,让人觉得感动是由心而发。
  • zitsunari
    11-25
    读自己的书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15111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