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读书评论:
-
清风不堪酬05-14军事技术史(或者所有的交叉学科都)有个问题——史学家不懂技术,军事学家不懂史。作者是物理学出身,免于史学界对相关物理知识一无所知,只能按图索骥(而古代文人笔下的“图”,十个人能“按”出二十样来)的缺憾。此书偏重于火器制造方面,想看具体战例中火器运用的,可能会有些小失望。4.5星可能更准确些。
-
梦魇03-13缺乏相关理化知识,读毕此书有点费脑
-
ultra31205-18好书,所谓土枪土炮也是近代欧洲逆向复制产物
-
我是喵叔01-30相当厉害,做科学技术史的都不简单…
-
流惜子11-04和黄一农的文章可以一起作为中文世界相关研究最深入的成果
-
聚洲10-31110。以鸟铳、佛郎机、西洋火炮三者为中心,介绍了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转移及接受的过程。内容主要以十几部军事著作的文献解读与分析为主,因此主要是对中文语境下的火器铸造进行解读,包括传入与仿制、火器铸造技术、弹道学知识等三个大块。内容非常硬核,但叙述很清晰。
-
陈毓秀06-07越来越后悔高中物理课睡觉的日子。
-
曾靖皓02-02王兆春的博士,但是论文前几十页不至于把老师的书抄一遍就作背景了吧,而且连老师错的地方都抄。
-
这么近,那么远12-27按需。“《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
-
saidelizi01-11中文界这方面没有更好的书籍,5星,这本书实际上在解决《决战热兰遮》中提到的2个问题,问题一:火器是否在文献和实物上证明是由中国最早(注意并不是只由)发明,从书中列举史料来看很可能确实如此;问题二,既然火器最早由南宋发明,由蒙元和之后的明、阿拉伯继承发展,其之后的发展路径又是如何的,明朝前期的火器和其后期吸收的西洋火器有什么关键区别,关于问题二,我认为宋、蒙元、阿拉伯,明前期的火器是一种面杀伤武器(南宋的竹制火器还是一次性使用的),而欧洲自火绳枪以来的火器开始强调射程与精确, 弗朗机和火绳枪因为制造方式比较简单,仿制容易,所以很快学会了,最难的是西洋火炮,因为对火炮铸造的口径与火炮其他部位有明确的比例关系,铸造和使用都必须要求数学知识,不数学就无法铸造和使用火炮了,自此传统的火铳就被完全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