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开始
读书评论:
-
young14708-11叙述散乱,干货不多。第二章结束时的声明相当打击说服力
-
买个包儿09-22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文组织的原因,读着不流畅。目录倒是清晰,可是本人对考古学不太感兴趣,所以收获不大。最后一章毕竟有意思,也没有特别的新启发。读后人更乐观。
-
岛酱08-08没有什么特别,有点过誉。
-
光影尘迹12-13标准五。考古的浪漫。181213借于市图书馆,计2+2h。读过。作者试图从考古证据带来的人类四次开始来整理人类的发展过程,表现各个开始的人物关系,社会组织。每次开始事实上都是利益在改变,是为平衡权益而产生的,最突出的莫过于食物(生存)了。借当代发展号召着第五次开始,未来变化,拭目以待。考古的观点很打动人心,有种探索星空所有的浪漫。论述中,较多都有所接触,有种同一主题下理论(视角)相通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文笔极好,擅用短句,读来朗朗上口,简约流畅。
-
栖逸07-18博尔赫斯说,强制性阅读是一种迷信行为。「但还是要说适合广大读者啦」
-
alain.proust07-18书本身不错,作者写得颇有条理也足够浅显,只是信息密度太小了,比较适合初中生阅读。
-
风林火山07-28一般般。白嫖的书,书有错页,2天看完包邮退了。
-
Abe08-13考古学家对未来的关注,短小隽永,明白顺畅,令人深思
-
Lan Kui Fang08-01作者思路清晰,译者行文流畅,挺适合大众读者的,让我们想想人类未来会从考古学里学习怎样的经验?
-
左右互搏07-25对人类历史有趣的划分。第五次开始从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起步,最后成为"无国家"世界。。我怀疑这是不是还是西方普世主义思想作祟。就像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喜欢说的"文化存异,文明趋同"。把文明和文化分割开是19世纪德国思想家爱干的事。事实上亨廷顿指出两者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文明间冲突不可避免。我对作者大同世界的乐观期望也表示怀疑。不管怎样。这是本很有内容的好书。
-
方芮欣08-30渣翻译毁书是其一,其二是作者有些话也没说清楚,还得动用想象力去把因果关系补起来,比如不平等的起源那里,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你去求人帮忙,别人就成了你的爷。不过这也促使读者去思考,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我是做着笔记读的,以后有时间就把这本书精缩成一篇科普文贴出来给大家看。
-
韧勉08-31本书作者指出考古学的社会价值不在挖掘过去,而在展望未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技术、文化、农业与国家政治组织形成的四次“社会转型的开始”之后,目前迎来了第五次开始——“合作”型社会的产生。第五次“开始”的萌发,并非来源于文明的先进性,而是来源于大猩猩群体协作的动物本性。全书虽然已畅销书的路数写作,但是融入了非常多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的干货,且还能与现代娱乐时尚元素结合的非常接地气,全书从上至下信息量极大,好久没有如此密集笔记量的著作出现了,非常好看!上个月在敦煌培训时,社科院考古所的郭物研究员强烈推荐过本书,本书译者徐坚也是中山大学考古学教授,这也是我的第2900本书,假期即将结束,也预示着我的博士第五年开始了!
-
见识城邦07-06“技术”让人类从动物界胜出,“文化”让人真正成为人,“农业”让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国家”让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与战争的烙印,今天我们正处在第五次突变的临界点上,全新时代正在开启,我们该如何走向未来?
-
旺仔秋秋糖07-15最好地向公众介绍考古学的书,与此想相比,国内的公众考古学远没有讲考古的真正价值告知公众。记得之前上考古学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一直强调不要相信今不如古的谣言,考古学就是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
lingamo06-25五星给翻译,是我近年来读过的译本里最好的翻译了,没有之一。
-
坏人伯06-27“时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尺度,人类无论如何也难以逃脱它的约束。一个人回首一生的光景,会把那些重要的时间点拎出来,那些“临界点”从那一刻开始持久地在他的灵魂深处震颤回响。把眼光投射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临界点就是600万年前我们直立行走了,300万年前我们开始使用石器了,20万年前我们发明了文化艺术宗教等,1.2万年前我们发明了农业成了定居者,5500年前我们发明了城市发明了国家创立了文明,而500年前,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全球化、军备竞赛、贫富分化这些越发明显的特征今天依然支配者我们的世界。这些宏大的命题却是由一位考古学家用地底下的沉睡已久的资料为我们描绘,非常接地气,也能体验到考古现场的惊险和骚动,就像跟随印第安纳·琼斯踏入了一场没有尽头的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