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太平洋

读书评论:
  • jinuobili666
    11-10
    知道了马汉的海权说。还有有用历史
  • R.Peng
    04-25
    20180501读过,补记
  • Cincinnatus
    09-12
    算是一个他者的视角。
  • 一人独钓一江秋
    09-14
    挺好的题材被写的云里雾里…
  • triStone
    12-08
    看看美国视角还是蛮不错的..结论是中国应该小心谨慎地拓展自己的海军,但是搞毛了美帝就不好了...
  • Fred001
    05-15
    封面是抄Archie Brown: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 27号叶子
    03-11
    书的装帧跟纸质很不错,但是翻译很成问题。107页注释3中把“东乡平八郎”的“Togo(东乡)"翻译成了不知所云的”拖戈“;130页把”密集阵“近防炮这种加特林式近防炮翻译成了”机枪“;第160页中把原文150-200 Su-30s这个表示复数的小写s翻译成了Su-30S,硬生生造出来了一种新机型……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找到原著对比着看。
  • Narcissus
    03-09
    搜集,分析,归纳,整理。通过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相关机构,军事官员和学术研究者的讲话、报告和学术文章,甚至民众的态度倾向予以分析探究中国的海军发展策论。并综合历史回顾及对照美国的态度,分析未来中美的海权角力?
  • 饿霸地煮
    01-19
    德国同中国的地缘政治对照写的蛮有启发
  • 卡桑德拉大乔
    09-22
    在自己还是狂热的军迷时就对此书有所耳闻,只是当时无知,不懂世事。读书之时,恰逢南海争端的短暂高潮期,国人的热闹,外人或许更多的是惊恐。书以海权论作为论点,探讨中国海权思想的沿袭与演变,从而评估终极问题,中国海洋战略是否将正面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就书所以用的资料来看,各项评估不可谓不合理,尤其是时间点的预测十分精准,即2016或2017年可能是海洋战略巨变之年。这与今年中国向世界传达的信息惊人的重合,但其发展显然远远超过书中的评估。中国的崛起充满太多的未知数,虽说利益始终是判断的根本,但中国的特殊情况,又总难免有意外。对历史的考量,有参考意义,而对未来的预测,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下,但中国官方对海权思想的认知与实践,并非完全无法预计,至少中国在理论上没有新的突破。
  • 南飞
    01-23
    这本书中,吉原的观点和后来的另一本《21世纪中国海军战略》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其主要的观点就在于提醒美国注意中国的“切香肠”式的发展,并且其“拒止”战略能够有效地利用中国的地形来弥补海军的不足,在非传统安全和海洋文化的宣传之下,发展其海洋力量,综合马汉对实力的追求以及毛泽东军事战略中的主动性防御思想来拓展海军力量的发展。总之,核心的思想,就是提醒美国不要做“油锅里的青蛙”。
  • ligeng
    03-16
    海洋版的中国威胁论,以马汉的海权论来指责中国,显然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牛霸田
    10-22
    德国人卡尔·施密特看明白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海洋霸权逻辑。海洋秩序是开放的,大陆秩序则是封闭的。彻底的海洋国家是自由和民主的,彻底的大陆国则必定专制。海洋秩序不承认海洋的领土式主权。所以,美国至今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公约法。
  • 笑望江湖
    04-02
    目前国内引进的唯一一部完全围绕中国海军战略论述的国际关系著作,《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美国学术版,两位作者不愧为美国一流军事机构的学者(其中的日裔作者具有典型的日本式认真和细腻),下足了钻研功夫,全书质量相当出色,文笔十分老练,思路非常清晰,论点既深刻又中肯,既客观指出中国海军迅速崛起的深远影响(反复提醒美国注意提防中国),又避免沦为谩骂和挖苦的反华口水文章(对华用语尊敬,让中国读者看此书也不会愤怒),同时作者还独立总结了大量关于马汉和海军战略的思想与论点,令人读起来收获颇丰。十几年前唱衰中国的那帮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中国对手写的书,中国确实崛起了。“甲骨文”与“汉唐阳光”丛书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两大社科图书系列了
  • 冷战老手
    04-15
    典型的西方军事专家对中国军事问题的雾里看花,连资料取舍工作都不合格,愚蠢至极。要读懂这里的军事,首先要了解复杂国情,须具备社会常识。
  • shumi2
    07-29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完全是在意淫?没有对中国海军的战备、训练、装备、编制等体系的基本数据和行动勾勒,不“数豌豆”,完全依靠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章与言论就来推测中国的海洋战略,岂不是空中楼阁?这种臆想,完全背离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积极沟通、互信互谅的交流原则,只能加剧双方的隔阂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