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读书评论:
  • 历代之最少帮主
    03-10
    豆瓣评论里说吸毒酗酒o无节制生孩子是被扫地出门原因的怕是没读懂这本书吧。穷人的贫穷不只是物质缺乏,而是被制度和资本剥削的结果。穷人没办法作为”理性人“精心安排每一天生活or规避风险,因为太多现实问题会摧残身心使他们做出错误选择,最后不得不住在房租基本不变(但已经占据收入80%)但却更危险的地方,因而变得更穷。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贫穷,却不明白可能从小时候或上一代就开始的居无定所对今天的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烙印有多深。
  • Sarcophagus
    05-18
    主题、译文、排版、装帧都无懈可击,民族志描叙、结构背景与理论分析转换顺畅。尤其两位(台版)译者译注数量适度,深浅到位,切中读者之惑,那些号称处理俚俗社会文化史作品的译校者都该自问能否做到。不禁畅想有朝一日能看到《光荣与梦想》出注释本。
  • 瘦子Anthony
    09-09
    又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房东谢伦娜那句“这些人钱放在口袋里不花好像会烧个洞,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是这本书最好的缩影伸手帮助穷人很容易,但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穷人是谁,他的长相,他过往的事迹、疏忽和做过错误的决定,事情就变得复杂多了。穷和穷是不一样的但这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密尔沃基的贫民窟是最好的“生蛋母鸡”,房租券这种惠民政策最后也变成了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房东,还是有钱人更容易赚钱PS:美国穷人福利真好
  • 小荷
    10-23
    这几天放下其他阅读,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了,很喜欢这种扎实冷静客观的调查。原本以为他会将房东描述为恶人,幸好还不是,并且也在后记里指明这是制度问题,不是房东的错,毕竟房东不是搞慈善的。扣半星,因为全书非常小心地没有触碰生孩子这个议题,只是很轻描淡写地给了一个统计数据,每多一个孩子,迫迁概率会增加百分之几。在承认生育是人权的同时,我觉得草率成为单亲妈妈,甚至是多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对家庭一定是有负面影响的。至于这个负面影响应该如何弥补,是个人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我觉得在看得到的未来里,在美国是没法好好讨论的。
  • 文小妖
    08-06
    深入浅出,写得很深刻。房屋代表的也是“家”,没有家,延伸出来的就是恶性循环,被驱逐,酗酒,吸毒,失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缺失……改变现状难上加难。虽然整体看起来觉得很丧,让人有种无言的压抑感,但是司科特的改变让人感到欣慰,也看到了一丝希望。人啊,还是得努力上进,否则,连最后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了!
  • 云淡风不清
    07-11
    理想国纪实系列002
  • 马孔多下雨了
    07-25
    说是同类型书籍里面最用心的也不为过。
  • 芽菜咸烧白
    08-29
    正文就不说了,无数细节压过来,再迟钝的人都能够感受到驱逐带给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伤害。再就是正文之后的“终曲”和“研究回顾”,见到作者的思考和关怀,而且还有实证研究基础。越来越喜欢民族志了!先前读过的Dealing in Desire的附录也非常棒!
  • suriyuan
    08-07
    每章每一小节后面的reference 部分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和正文部分的深度田野调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 赫恩曼尼
    07-29
    关于城市住房、居民流动性、驱逐与城市贫穷的民族志,研究课题非常赞(如果在国内做类似的研究应该很难公之于众吧),非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读上去有一种“窥视”的可耻的快感。项飙的序言和作者的后记很精彩,可惜的是正文部分的记叙实在太过细致(可能是研究材料过多的缘故),读起来容易走神和无聊。
  • 马上到站
    08-26
    为什么会被扫地出门?因为缴不起或拖延、拒缴房租,乃至从事贩毒。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已经算是廉价住宅了(尽管房屋条件很糟)?(1)因为没有正当工作收入——有些人原来有正当职业,但吸毒、喝酒毁了自己;(2)要抚养非常多孩子——从16岁开始和不同男人生四五个的大有人在。
  • 维舟
    10-20
    城市贫穷问题一向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多聚焦贫穷亚文化(《桑切斯的孩子们》)、公共政策或社会治理(《真正的穷人》)、黑社会及社区互助(《城中城》),本书则别开生面由住房危机和驱逐切入,以及与上述所有这几点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写法上也不同于分析性的田野调查,倒不如说是带着学术敏感的深度访谈(想起袁长庚兄那句“在经验深处穿行”),可读性与深度兼具。译笔亦佳,流畅而可靠。
  • SomeoneElse
    08-31
    虽然是一本讲述底层人民如何被房产无情压榨的书,但也可以从书中看出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对资本的控制与分配,构建出整个剥削链条的。国家(控制货币和通胀率) --> 金融机构(控制信贷,提供资本杠杆) --> 有产有房者(控制资本、土地、房产) --> 无产无房者(接受上面所有层的剥削),不过是过去皇帝-->地主-->佃农这个链条的资本主义翻版罢了。
  • 糖罐子
    08-14
    为什么说这个写法讨巧呢,我觉得这个写法很真诚。我似乎用了一个感情的词汇修饰技术性的东西,但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本身就反应了理念。尝试做到“无我”非常不容易。项飙的导论和作者本人最后的后记画龙点睛。还是那句话,就算是学术研究,我也喜欢有血肉的,
  • 糖豆豆
    09-10
    “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得上进或自制到何种程度,才有机会振作起来脱贫。仅仅是从贫穷中挣扎度日进步到在贫穷中安稳度日,两者间的鸿沟就已经让在底层的他们望而却步;就算是锱铢必较的存钱,脱离贫穷的希望仍然渺茫。于是他们选择“放弃治疗”,选择在苟活中光鲜亮丽、在磨难中寻欢作乐——这些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他们会吸点小毒、喝点小酒、怡情小赌,看到电视会说买就买。他们会把食物券往美食上砸,比方说拿去买龙虾。”
  • 那我懂你意思了
    03-01
    就凭马修是个心思细腻的猛男社会学家这一点 也要墙裂推荐
  • 茂树
    08-22
    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媒介想象”就是花不完的钱和物质的挥霍,“发达”二字对民众个体的异质性一笔带过,无视“贫穷”同样是发达国家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性漏洞,而新奥尔良的海啸似乎轮不到我们以捐款的方式来表达同情,当然,“人均GDP”这个词出现太多次了,以至于媒体宣传物质的优越性时我们依旧能表现出对“人均”二字的警觉。收入水平“被平均”,就意味着20%的人口控制着80%的财富。而美国呢,“二八定律”说不定变成了“一九定律”,就意味着90%的人口在为10%的生存资源抢得头破血流。对,我们居然谈起了“生存”二字。对底层人口而言,真正面临的恰恰是连饭都吃不饱的生存危机。社保体系中为贫困人口服务的初衷则因执法成本太高又照顾不到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就这样,底层人口因住房的核心问题被整体地抛弃,生还者寥寥。触目惊心。
  • 文在兹
    07-23
    写法很讨巧。就像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椰壳碗外的人生》里说的,他觉得最好的学术书写法要像19世纪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