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读书评论:
-
Jargvci03-07很厉害,把看似只能成为文献综述的题目,写成为颇具学术性的专著。全书突出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两个要点:由清朝文化中独特的“二元性特征”,即满人以儒家统治汉人的同时又呈现出以满洲为主的多民族特色,而在晚近形成的“民族主义”研究取向的;由西潮袭来冲破传统文化而导致的“西学输入”研究取径。要吐槽的是,人大出版社这个另类的脚注格式。
-
Grandfather01-08杨念群真的很擅长写这类文章
-
秋顾淮lili11-24有帮助,看看前人所做,重要的是自己去研究后面有机会整理一下个人尚疑惑处
-
空谷幽兰11-21目前我已经不做思想史了,暂时告别了。
-
这么近,那么远04-25“本书采取“问题史”的叙述策略,对清末民初以来的清代思想观念与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叙述方式及其内在涵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本卷不是简单的研究综述,而是对近百年来与清代思想文化研究若干论题与流派形成的背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把握其不同于前代的特质。本卷尝试从清代思想文化演变的内部视角观察,力求构成比较贯通的解释脉络,而不是把清前期与近代时期割裂开来,用现代人的框架去强行理解清代人的思维或生活习惯,希望对百年来相关研究的多样范式进行总结与诠释。”
-
嗯?03-04@微信读书。主要还是中国学界的研究综述,不涉及西文日文
-
王十三01-22眼光犀利,时有深刻剖判,为我们了解相关话题提供了细致线索。但部分内容的写照方式实在算不上高明,有简单罗列之嫌,且引述繁琐,让人沉溺其中,不便于厘清主要逻辑。
-
琯琯♥06-26更偏重学术思想,毕竟文化的范围实在广泛,大部分时候只好以“概念”形式出现。四星半。
-
sai05-26只看得导论和第四章。可以,杨老师对新清史缺陷看得比较透彻,对清代文治政策研究的分析也比较到位。
-
房顶上的猫01-22“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受‘民族主义’‘近代西方启蒙论’‘单项文化传播论’‘早期近代论’等不同理论流派的影响,带有相当强烈的用西方历史比附和衡量中国历史价值的意识与倾向。经过多年的反思,一些研究者已开始寻找清代思想文化中带有自主性的演变特性和发展脉络,尝试建立起具有本土气质的解释框架。”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思想文化史研究旺盛不绝的生命力和作者强烈的、厚植于学术研究本身的理论反思意识。全书既着力于从整体上讨论清代思想文化史、学术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展开细致地探讨,为读者进一步阅读与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指南。尽管这些话题已经经过了百余年的讨论,但在新的视野与方法下,还是具有全新的可能性与研究空间,作者本人也正在不断探寻。或许,为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打下基础,这正是本书的核心关怀吧。
-
温酒12-02在永芳堂窗边读完。分主题综述学术史(研究范式的转移、“经世”观念史、考据学、文治政策、诸子学/理学/今文经学的复兴、中西文化交流、民族主义思潮、中体西用说)。偶有错字。
-
粉红色的后果11-13没有面面俱到,杨念群的八篇综述性论文构成,必然会有遗漏,对大陆港台的研究亦非穷尽,而且自己较少出场,有时候也流于摘要化。都在梳理一些关键论断、范式、印象的民国学术思想史语境,指出今日习以为常的“先验前提”有着复杂生成背景,也遭到新研究挑战。民族主义、科学、现代化一直在筚路蓝缕者的脑海盘旋,自觉不自觉用西方文明的标准来开展研究,无论是比乾嘉考据为文艺复兴,还是极力寻找前近代中的近代化因子(莫名想到zbzy萌芽)。有些新研究已经成为今日学院中的常识,不要局限在思想家的文本,倾向寻找思想生成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精英圈中的话语如何转化为社会实践;某些概念是现代性生成而非历史实在,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里流变,非一成不变。只是强调要在中国自己的脉络中寻找新的论述,可回归古典语境,如今可能吗?
-
智术师10-19清代思想文化研究史必读书目,全书内容十分精彩。
-
深秋枫叶红01-02有清一代思想文化的活点地图,问题意识很强,礼学,经世思想,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以及晚清诸子学、理学、今文经学的复兴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
姑苏有雪10-22读了兴趣相关的前半部分,感佩于作者一腔热诚,坦率直言,启发后学。美中不足是没有讨论海外汉学的研究。
-
无妄02-08如书题,全书各章实质上是近百年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再研究。大部分已在期刊上浏览一过,但当再作阅读时,在宝珠汇聚的震撼之下总是会启发新的感受。观书中对诸如清代思想研究范式转移、经世观念、考据学、理学、今文经、中西交流等研究议题的梳理,不难发现这些议题虽然多多少少找到暂时的叙述依归,但隐藏在这些精妙梳理背后、在作者的笔触之下,不免又透露着一种未安的状态。换言之,这些话题虽经历百余年讨论,然归根结底都还只是一种研究的尝试。新的可能性仍然向研究者敞开(杨本人确实也在不断探索着)。我们当然可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研究,但又不应忽略任何解释模型都有空间时效和应用解释上的限制,如若只满足于从一种解释的建构到另一种解释建构,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或许也不是最好答案。所以,作为后继者的我们又该探索一种怎样的可能呢?